昨天说了我朋友A的故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B是一个和A完全不同的人,是个女生,不爱说话,人长得漂亮,也很优秀,认识了之后发现很好相处。她就有些像很多小说电视剧的乖乖宝一样,也没有什么青春期的叛逆,父母说什么她就做什么,父母说高中别早恋,她就真的完全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我认为她可能只是很巧地高中没遇见喜欢的人。毕竟女孩子本来就成熟一些,更何况她本身又是女孩子里成熟的那一类。回想起自己和朋友们高中幼稚的样子,她高中没喜欢的人我也觉得挺正常。她之所以可以成为这期故事的主角,要从她大学说起,要从我们的一次聊天说起。
到了大学,B的父母放开了限制令,孩子是懂事的孩子,她的父母也放心,只叮嘱她要谨慎,把握好尺度就好了。我觉得像她这样人长得漂亮性格又好的女孩子肯定少不了男生追求,再加上大学里天南海北,什么样的人都有,难免会有一个她心动的。但其实我只猜对了前一半,确实,不少人追她,也不乏有很不错的男孩子,可是她是真的都没有感觉。我很奇怪,因为我们的关系还不错,所以我就把我的想法直说了,我问“你是不是压根就对谈恋爱没兴趣呀”,没想到这一个问题却把她问愣住了。她沉默了很久,我也没再说话,直到她和我说,“有”她这句回答声音不大,但是这次却换做我愣住了。“那我就真的不懂了,是那些人你都不喜欢呗。你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完全没有那个方面的意思呀。”她又沉默了一会,告诉了我原因。那句“有”的意思完整来说应该是“有,但不是和他们。”
原来她高中时候一直喜欢一个男孩子,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男孩子,只不过全世界可能都不知道,是完全悄无声息的暗恋。她说她有一天试探性地问她妈妈,如果她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怎么办,她妈妈大惊失色,她赶忙解释,如果,只是如果。她妈妈不放心,于是和她讲了整整一晚,谈的话题都是最负面的早恋例子,大部分可能都是胡扯的。她告诉B,很多男孩子都只是一时兴起,和你几天,不喜欢了就会和你分开,你不要太认真,你现在的喜欢根本不是喜欢,你一个小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把心思用在正地方,更荒唐的是,她妈妈还告诉B,现在有多少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去做人流你知道吗,她妈妈把B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几乎描述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渣男形象。B说那一晚对她影响很大,她告诉我,“我知道那就是喜欢,我就是喜欢他,可是我知道我什么也不能做,不然我妈知道了,不说我,他一定会受牵连的。”
于是一场盛大的暗恋开始了,瞒住了所有人的暗恋,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捂住了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蹦出来。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越想藏住自己的喜欢时,你越会不自然,比如说,你会很刻意地和那个人保持距离,而在旁观者看来这种刻意就特别的显眼。于是B干脆众生平等,和谁都不怎么讲话,尤其是男生,平时也只是和自己的闺蜜聊天。我不清楚这到底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至少我没试过,我也肯定坚持不下来,两年多瞒天过海,无人知晓。
B当时很悲伤,她和我说了一句话我还记得“我连拍合照都会和他躲得远远地,最后一天上学大家互相拍照留念,我也没敢去和他一起拍一张,喜欢了两年我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我当时告诉自己,再撑撑,再忍忍,高考一结束我就可以放开了,我会和他重新慢慢认识。”我听完真的怔住了,可能就是这个想法撑了她这两年,我都可以想象到这两年她无数次欲言又止的话,无数次偷偷地看他,无数个夜晚的心里煎熬。
高考结束了,毕业了,那个男孩和别人在一起了。她在如山的评论里打了个“999”。又是长久地沉默,我没接话,她也没继续说下去。我们后来又说了几句有的没的,聊天就结束了。我开始思考,问题出在哪里。是男孩的错吗?绝对不是。是她的错吗?她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不应该要求她更果断一些。那是她妈妈的错吗?我觉得她妈妈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到底该怎么引导一个青春期女生的朦胧感情,她妈妈确实做得太糟糕了。可是在责怪她妈妈的同时,我们应该想想,是什么导致她妈妈会那么说。到底为什么她妈妈这么竭力地反对,到了大学却又突然放开了。
18岁,法定成人年龄;18岁,结束高中跨入大学的年龄;18岁,离开父母,开始独自生活的年龄。这种变化是一瞬间的,从过18岁生日的那一刻,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刻,从你踏上飞机火车的那一刻,一切就不一样了。可是大家真的准备好了吗,在很多家长眼里,18岁之前的你没有分辨爱情的能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分辨人世险恶的能力,他们保护你,他们照顾你衣食起居,他们帮助你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你很多事情不愿意告诉他们,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鞭长莫及,或者天高皇帝远,就算他们反对也无济于事的时候,他们只能告诉你,你自己看着办吧,把握好尺度。从过度的禁锢到突然的自由,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她妈妈眼中,这个社会上会有一些人,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出现那样的事情,或者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刚上大学突然很多人就脱单了,过了不多久就又分开了。是他们玩弄感情吗,绝对不全是,他们只是把学生时代的暗恋兑现了,接触了才发现原来爱情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像B一样,直接没兴趣了。
爱情是一个需要试错的过程。你再怎么幻想,不去接触,你都不会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你,到底有哪些问题是你真的无法接受的,又有哪些事可以求同存异。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还年轻,父母已经中年了,你要接受他们对新一代青年人观念的不适应,这不是让各位不作为,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学会沟通,爸妈觉得你不懂爱情,你就要认真地告诉他们你的确不懂,可你知道你就是喜欢他。他们想保护你,你就要谢谢他们对你的爱护,但是早晚有一天你要独自面对世界,你要学着自己保护自己。这句话你们可以送给自己的父母:“越是害怕一件事,越是应该去了解,去面对它。”
早恋不是问题,早恋不是畸形的恋爱,十六七岁的爱情也叫爱情,错的是处理早恋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