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大多数教师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每天起早摸黑工作十多个小时,工资微薄,办公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艰苦,自然觉得很苦;学校里有忙不完的“常规”工作,每次检测都要校内外评比,各种各样的检查达标活动层出不穷,自然觉得很累;遇上几个“刺头”学生和老师较劲,碰上个把家长强词夺理,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点误会,自然觉得很烦;夕日里邋遢无比的同学现在成了大款,学不如己的同学在官场平步青云,社会上教师依然显得很“弱小”,这一切自然让人觉得很悲哀。做个教师又苦又累,工作中又平添了不少烦恼,社会地位还是很卑微,看来要快乐起来,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难道教师注定要做个春蚕,吐丝方尽才能解脱;难道教师注定是个红烛,只有燃烧了自己才能照亮别人;难道教师注定是个苦行僧,一辈子辛苦劳碌才算是不辱使命。不快乐总是有很多原因,有些东西靠我们一人之力改变起来也很艰难,很无奈,其实“快乐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换个角度来看,快乐起来也很简单,做个教师就要把学生当作快乐的源泉,把教育教学研究当作快乐的动力,把家庭当作快乐的港湾。
给学生一片真情,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教师的工作对象很特殊,它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当你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你就注定和学生不可分离了,学生会成为你生活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学生会给你带来不少烦恼:发愁他们的成绩上不去,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自己的工作成绩也要打折,一些调皮的学生不遵守纪律,老是影响班级和学校的荣誉,一些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情的付出却得不到真诚的回报。但是,你也要承认,学生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教师节那天,学生给你送来一张张贺卡,真诚的祝福让你热泪盈眶;某个学生在作文里把你当作最敬重的人,对你无意识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津津乐道;多年以后与一位已为人父母的学生相遇,在他的孩子面前,他仍尊称你为老师的时候,这时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快乐。
为什么同样是学生,同样是教育,甚至是同一个学生,有时你觉得很烦恼,而有时你又快乐无比呢?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会使你快乐。”“你使它快乐,它也会使你快乐”,你使学生快乐,你也会得到更大的快乐,一个教师快乐的源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物,它就是你每天面对的那些学生。你把他们当作恶魔,你就成为十恶不赦的魔头,你把他们当作天使,你就是人们敬仰的圣母。
我们失去快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总是紧紧的包裹住自己,不愿露出一点真情,一点笑声,生怕学生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样,我们也就走不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课堂也就成了教和学的例行公事,我们的教育变成了说教,失去了生命的气息,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失去了快乐,面对工作,每天多了份叹息,少了点笑声,多了份失落,少了些快乐。其实,只要改变一点点,给学生一片真情,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学生永远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寻找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把不懈的研究作为快乐的动力
曾经有一位校领导说过:“既然你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把教师当作职业,你就要在这份工作中寻找快乐,否则,你的生活将会很枯燥、很乏味,寻找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把不懈的研究作为快乐的动力。”我相信这是一句很真诚的话,也是这位领导发自肺腑的话,我至今还牢记心间,我也相信,这里的教学科研决不是那种图名为利的表面文章,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应该真正打动教师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担任着两个班的语文课,有些时候还是一个“优生班”再加一个“差生班”,同时还担任着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后进生”的研究上,做课题,还写下了不少的随笔,正是那几年艰辛的教育教学探索,孕育了那本脍炙人口的《爱心与教育》,也造就了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宽容与民主的现代教育家。
教师是个很辛苦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作辅导,还经常要开会、学习,再加上学生管理,很容易陷入到事务的海洋,每天几乎没有喘气的机会,不仅“劳身”,更加“劳心”,常常身心疲惫不堪,我们在办公室里戏谑自己“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是真正的脑体结合的新型劳动者”。这样的工作状态很容易造成职业疲劳,产生懈怠心理,对工作不求上进,既而产生厌烦情绪,对学生简单粗暴,恶语相加,体罚和变相体罚层出不穷。这种工作态度又使学生情绪反弹,对教师的管理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对抗中使教师的情绪更加暴烈。如此师生互动,循环往复,几个回合下来,不是被憋死,就是被气死,还谈得上什么快乐。
教育是个需要智慧的工作,凭借加班加点,凭借出力流汗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反思,需要对教育教学中的成绩和不足经常“回头看”,回顾总结,教学常规中有一个写“教后记”的环节,这就是对课堂教学反思的常规要求,反思,提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然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教育科研,在研究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工作的趣味就在其中产生了,这样的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快乐就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
我在“成长”论坛给自己注册时,签名是这样写的:“女儿在成长,学生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作为家长,女儿的成长,使父亲在不断的成长:作为教师,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自己的成长过程,一个个成功的果实就是不断成长的回报。不过,这样的成长需要你不仅把教师当成一个职业,更要把教育家当成自己的梦想,从现在起就把教育教学研究当作快乐的动力。
要做个快乐的教师,就要把家庭打造成快乐的港湾,让家庭洋溢着幸福,充满快乐的气息
有人把家庭和事业对立起来,仿佛家庭的快乐是建立在对事业侵蚀的基础上,有了家庭的快乐,就少了事业上的进取心。可是,谁又能离开家庭呢?没成家时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成了家,更多的时候是以孩子和爱人相伴。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把治国当作事业的话,那么齐家就是先解决好家庭问题,“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个教师对待教育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在家里面你飞扬跋扈,粗暴蛮横,那么对待学生会有更好的态度吗?孩子对你说不,妻子或丈夫正在和你进行情感冷战,家中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你在工作中能有好心情吗?家中气氛沉闷,缺少欢歌笑语,你能在教室里营造出师生其乐融融的氛围吗?
“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家和万事兴”,要做个快乐的教师,就要把家庭打造成快乐的港湾,让家庭洋溢着幸福,充满快乐的气息。如果你工作累了,家就是一张舒适的床,让你安静的休憩;如果你的工作取得了成绩,家人会和你一起高兴,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工作上有了困难,家人也会着急,帮你想办法、出主意;如果你们都是教师,那么多好呀,夫唱妇随,志同道合,比翼齐飞;如果只有一位是教师,那也不要紧,互相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体贴,这样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如何营造这份家庭的快乐呢?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担当起对家庭的责任。改掉抽烟的恶习,健康的身体不仅是自己工作的本钱,那也是父母或子女的依靠;少喝几杯酒,妻子就会少一分担心,多几分爱怜;少打几回麻将,多陪陪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沟通,会得到更多的尊重。这里并不是让每个教师都儿女情长,恋家甚于教育,时时处处把家庭放在工作的前面,但是“无情未必真豪杰”,何况教师更要做个性情之人,对家庭、学生都要充满真情。只是想说:做个快乐的教师,还要有个快乐的家庭。
发表于2004年11月17日《中国教师报》,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