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虾
说起玄武门,不由就会想起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皇子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政变,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开启了后来的贞观之治。
此玄武门非彼玄武门,此事件所说的太极宫位于现在未央区政府龙首原附近,历史上西安是有两个玄武门的。
今天所能看到玄武门只有一个,就是在西安火车站北广场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北边。这个玄武门历史上也有两次政变,公元643年的玄武门,是太子谋反的事件,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为除魏王李泰,发动政变,却被李世民成功挫败。
公元710年7月21,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玄武门将皇后韦氏毒杀,就是“唐隆之变”。
世界的本质似乎就是阴阳的互转,曾经风雨飘摇的玄武门今昔却变得祥和无比。大明宫离我不远,从住的地方散步过去,不过20分钟,春来,绿意丛生,秋去,落黄满地,不变的是四季都是活力满满的健身者和在天空翩翩飞舞的风筝。
我喜欢风筝,会去放,也会去看,看满天的自由仿佛自己也无忧无虑了,总会忘了那根线,线一收回,就要回归柴米油盐的平淡琐碎中。
那一日,我并没带风筝,来到大明宫遗址公园北边的银汉门,早上刚下过小雨,夕阳暖暖的照着出浴的草木,走过篮球场,沿着小溪向西慢悠悠晃上1000米,就来到了玄武门,重建的城门极其简约,高约20米,宽约100米,修成了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顶面是平的,下面三个门洞,面朝南是一个约5000平的广场,广场四周,绿树掩映,背后北面是一个2万多平的大空场,城砖护着南北,东西是镂空的护栏,脚下地面铺满小小的碎石子,上空没有一根线,场内没有一棵树,简单而明净。6点多,不是休息日,人不多,两三个孩子提着小桶铲着小石子,四五个老人在扯着线,头仰着天放着风筝。我在城门下的台阶席地而坐,看着高空的风筝,思维也就放羊了。不知啥时,场内多了一对人,老者奇怪,架着双拐,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他们手上拿着风筝!!!
二级风,瘸腿,这样怎么把风筝放起来?我好奇的看着他们,风筝已经上了牵线,孩子拿着风筝离开十几米,开始奔跑,风筝飞向天空,一米,两米,孩子扯着牵引线,老人指挥着再拉!再拉,拉近点,向右跑……,但风小,难度太大,总是超不过十米就一头栽下来,如此四五次,老人脸上干着急,孩子累的呼呼喘气,我对老人说我试试吧,老人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从孩子手中接过风筝,细细端详,这是一只中型的老鹰风筝,鹰肚上贴着一面10公分左右的国旗,想来是临近国庆,老人也随了大流插国旗,一阵疾跑,放线,收线,再放线,风筝稳稳的升入高空,老人开始掌控手中的轮盘,线越放越高,老人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起来。
我笑着问了一句:“叔,国庆了,你把国旗都插上天空了。”老人话头凝滞了一下,黑黄色的方脸上,慈祥的目光多了一些坚定看向天空,“我是一个老兵,娃,你知道对越反击战不,我参加过,少了这条腿,我的战友很多没回来……,我每次放风筝,都会贴上一面国旗……”我不敢多问了,老人却沉浸在回忆里,打开话匣子:“老山战争时,我才二十一,啥也不懂,部队说上前线,我还兴奋的合不上眼,去了才知道打仗真的就是打命……砰的一声响,土就飞过来把我埋了,我要往前冲,才感觉腿上不对劲,一看都是血,疼都不知道疼,旁边的班长背起我就跑……,……我捡回来一条命,同去的好多人都没了……”
孩子在旁边已经和其他小孩玩的火热,偶尔抬头望望我们,一脸的笑容。我望着这位六十多的老兵空荡荡的裤腿,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出了我的问题:“如果当时你知道是现在的结果,还会去前线吗?”老人倒没避讳,“有很多人问过这问题,我也曾经多少次想过,以前后悔过,觉得安安稳在家一辈子好。现在不这样想了,在家也会有天灾人祸,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老人看看天空自由的老鹰,看到孙子开心的笑脸:“我这条腿没的有意义……,只是看现在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有点心痛……”
风筝还在飞,孩子还在笑,玄武门早已掩去了历史的血腥,天空五颜六色的风筝载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