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建设之小思考
有一个类比:房子确实是主要用砖头建造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摆在那里肯定算不上房子。
同样,会员确实是由人组成的,但仅仅有一群人注册了会员,但却没有与商家或购物中心形成有效交互,肯定算不上会员。
小思考如下:
1. 明确会员体系建设纲领
正如商管经营管理有六字方针:“安全、服务、品质”。同样,建设购物中心会员体系也应有纲领性的方针。优势是可以快速统一集团内部建设会员体系的思想,减少层层传递导致的偏差,更有利于目标达成。其次,有利于向商户和消费者传递信息,形成共识。
本文试着列举几个关键字:
万:意指会员数量众多
快速布局更多的购物中心并开业,是将广场与商户连接起来。快速发展会员可以帮助广场、商户、消费者更有效连接,三方共赢。随着会员数量的增多,会员体系运营的边际成本会降低,而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
惠:意指互惠
查理·芒格说:“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请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同样,要让会员在购物中心有粘性,来购物中心是刚需,要给予其利益。与此同时,我们要思考发展会员体系会对购物中心带来什么利益。比如,让会员成为购物中心的“广告平台”和“移动广告”。
易:意指交互
会员众多,双方互惠都是前置条件,引流会员到购物中心体验并消费是“线上线下打通的现实场景”,是目标。只有交互,才会让购物中心和商家真正受益,让消费者体验到会员身份的价值,享受积分、折扣等形式带来的“惠”,粘性更高。
因此,“万、惠、易”或者其它更好的纲领性方针,将有效让广场、商家、消费者(潜在会员)、会员形成思想共识,行为共识。
2. 明确会员推广平台
建议短期着重在微信小程序推广,中长期开发购物中心自己的APP。微信小程序优点是全民都在用,尤其是符合购物中心消费定位的人群都在用,引流比较快,比较有效。
开发购物中心APP,将更有利于多元、深层次的经营会员。建议购物中心自己建设APP,而不是找其他单位。正如查理·芒格所说:花自己的钱会用最经济的方式,别人花你的钱办事……可以想象一下G是如何花纳税人的钱的……
3. 利用人性推广会员,更好更快的落实“万”
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优秀案例,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的“五福红包”。微信红包利用人性,重点在于“抢”红包这个动作,让大家参与其中,形成了非常棒的体验,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喜欢“抢”红包的。支付宝虽然晚了微信一步,但却利用了流量最大的中国传统场景——春节,并推出2017年春节“集齐五福红包”活动。因为需要“集齐”,以及春节这个最大、最火的场景,再一次将支付宝这个“会员卡”推广到了千家万户。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2018年春节前的最后20天(或者三八节,五一节,或者在“淡季”创建一个“会员节”),架构设想一个利用人性特征,推广购物中心会员的方案呢?
4. 给予会员利益,落实“惠”
将某些商家某些商品的折扣促销放在小程序上,是第一步。建议还要开展积分体系,直接给优质会员一定的全场折扣,让会员身份有价值(可以借鉴电商平台的会员权益,参考航空公司金银卡会员的权益)。
购物中心的会员不仅仅希望我们的会员比其他购物中心的好,而是希望购物中心的会员比其他电商平台的会员好,否则他们为何不去注册某电商平台的高端会员呢?在购物中心试穿和体验产品,出门左转登录电商平台下单不仅有VIP优惠,还送货上门……
5. 形成粘性并良性发展
我们员工介绍一个轻资产合作项目可以最高拿到***万,作为购物中心会员,推介一个新会员,是否可以得到更多的积分或权益呢?这种病毒式营销推广策略首先能提高会员发展速度,节省时间成本。其次,可以相对节省金钱成本。更重要的是,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权益挂钩了,会员之间的粘性,以及会员与广场的粘性更强了。
作为一个资深铁杆会员(应有一定的门槛),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小股东,见证了购物中心的成长,为购物中心的经营贡献了金钱和时间,是否也可以根据合理的规则给这位小“股东”一定的回馈呢?
6. “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
经济学的投资加速器效应,可以从一个方面解释这几年会员体系未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即过大或者过量上线一些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对广场、商家、消费者没用的),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是否可以先让一部分地区的会员体系先建设起来,然后再带动其它地区的会员体系建设呢?
购物中心体量很大,市场上没有这么庞大架构的购物中心会员体系,我们跨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市场的检验。这好比足球场上,虽然身强力壮的后卫(有资本,有实力)有身体优势,但对于对方前锋的快速突破(其他行业的竞争),转身很慢。也许,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关心自己的会员卡在北京可以用,在上海是否依然可以用吧。
写于2018年1月25日,今日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