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为什么能成功?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大意是,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让我出兵也可以,但是得让长安君来齐国做人质。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齐国的要求不等于割她心头肉吗?这哪行啊,肯定不行,坚决不行。
于是,群臣劝谏,太后啊,您得以国家利益为重啊,不可以一己之私葬送了江山社稷啊,云云。
“扯淡!”老太后听得不耐烦了,“赵国这么大一个国家,难道只有我儿子才能救?你们这些大臣干什么吃的,全他妈饭桶,废物”,老太太过于激动,脏口都出来了。
“以后谁在说让我儿子为国奉献之类的屁话,拉出去打,往死里打。”
没人敢说话了。
正是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朝中有个大臣叫触龙,一席话居然说动了太后,允许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解了赵国危局。
那么,触龙到底对太后说了什么,让太后改变注意的?
触龙对太后说:太后啊,我看您对女儿好胜过儿子。
太后说:您啊,说错了,其实我更爱儿子。
触龙说:我看未必。
太后说:为什么这么说?
触龙说:当初您女儿远嫁燕国,您扒着马车依依不舍,但是当女儿走后,您又说她千万别回来。
太后说:是啊,我虽然很想念女儿,但是不能让她回来,回来说明她被人休了。我宁可不见她,忍受相思之苦,也要盼着她在燕国能家庭幸福。
触龙说:这就是了,真正疼爱孩子的人,都会为他们考虑。现在您就没有为您儿子考虑啊。
太后说:这话怎讲?
触龙说:太后,您见过没有寸功而长久保持高贵爵位的吗?
太后说:没有。
触龙说:现在长安君的爵位高高在上,您还赐给他那么多土地,可谓富贵至极,但是他没有任何功劳于国家别人能信服吗,假如在您死后,您觉得他的富贵能长久吗?
太后说:这……
触龙说:现在就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他出国镀镀金,将来说起来也是力王狂澜于国家于危难之时,到那时候,高官厚禄谁还敢不服?去齐国做人质,看似为国家,其实是为长安君长久考虑。
太后点头:照你的说法,还真是这么回事,那就让长安君去吧。
《触龙说赵太后》之所以会成为千古传送的名篇,是因为这类成功的例子太少了。多数人都会从国家利益角度,摆事实,讲道理,吐沫星子乱飞,结果呢?
要让一个人听话,就要给他分析出利害关系,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谁会去干?
多数人会说国家,“国家关我屁事”,赵太后不感兴趣,她关心的是儿子。
触龙并没有从国家角度说,而是分析去齐国做人质这件事对长安君有好处,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样,赵太后就同意了。
所以,人际交往,一定要知道别人需求什么,指出好处和坏处,关系到切身利益,就容易游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