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丁卉在《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中说到,“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作为一位美食爱好者,一直很喜欢看诸如《深夜食堂》、《饮食男女》等这类的影视纪录片。总觉得在一道道美食的制作过程中,食物的色彩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以及缓慢轻柔得像是从遥远年代传来的旁白声,会让我的内心被一种无法描述的幸福感和治愈感渐渐填充,这种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很难被唤起的却又如此重要的人类情感。
仍记得我是在热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要被蒸发掉的夏天,抱着一半冰镇西瓜,一口气把《小森林》的冬春篇和夏秋篇看完的。影片主要讲述了为逃避喧嚣都市生活的平凡女孩市子回到从小生长的地方——小森,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的故事。小森像是一片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与外界联系很少,每户人家虽不富裕,心中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过着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市子在这样宁静又不失温情的环境中,在好友纪子和裕太的陪伴下,用自己种植的食材做了一道道充满回忆的美食,度过了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
那么在小森的市子,究竟度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春天,聪明的市子把“不管怎么割也没个完,根也除不尽”的节节草做成小菜;新长出的野蒜和毫无用处的白菜花,被放在一起做成酱配着意大利面吃;外层的叶子硬掉的卷心菜裹上面浆炸着吃,味道竟也不错;早春最先种下的土豆,收获后,做成沙拉或者直接煮着吃,可以吃到下个冬天。
夏天,除草打虫归来后的市子为除去屋内潮湿闷热的空气生起炉子,顺便利用炉火的余温烘个面包;用自家的米酿成爽口的米酒,放在冰箱里冰上几个小时,劳作后回来咕噜咕噜地喝上几杯,没有比这更令人惬意的事情了;涩涩的、没人吃的胡颓子,“不能让拼命长大的努力付诸东流”就做成果酱吧,用大量的白糖中和涩味,抹上一层在干面包上,酸涩中带甜的感觉却意外的美味;自家收获的西红柿做成罐头后保存,不管是单吃还是用来拌意面都不会是错误的选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啊。忙着去田里割稻的市子,一定会带上自制核桃饭作为午餐;在小森很受欢迎的通草果总是一成熟就被大家迫不及待地摘掉了,走了很远才找到的成熟的果实,吃掉可口的果肉,果皮也要做成小菜吃掉才不觉得浪费;热情的大叔赠送的番鸭,鸭肉煎着吃,骨头做成鸭汤,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吧。
冬天,邮件因为大雪的缘故总要隔很久的时间才能送达;用辛苦种出的糯米做成热气腾腾的糯米团子,用来御寒再好不过了;冻的刚好的箩卜片不管是做汤还是炒菜都很实用;裹着香甜松软的红豆馅的红豆饼和红豆包,是属于冬天的甜品;既简单又美味的面片汤,在除雪累了的时候,咕噜咕噜喝上几口,又会让人充满干劲。
市子以美食与劳作为笔,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简单美好、令人向往的小森,这是属于市子的小世界。
可是,从市子零碎的回忆和劳作时的独白我们不难看出,市子并不是心甘情愿地留在小森过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她只是不愿面对城市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喧嚣繁忙的生活环境,才逃回了小森。 我想,这就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之处:我们究竟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是享受都市“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和喧嚣,还是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岁月?不管我们最终作出何种选择,关键在于是否遵从内心。因为只有发自内心作出的选择,才能让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到达理想之地。
我不由得想起了市子离开前收到的妈妈的来信:
在某个地方摔倒时
每次回头看之前的自己
发现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尽管一直很努力
却总在同一个地方画圆圈
徘徊到最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
很让人失落
但是每次,积累下了经验
所以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再是原点
那么——不应该叫“圆圈”而应该是“螺旋”
从某一个角度看,仿佛是在同一个地方兜转
其实,多少会偏离上一点或者下一点
如果是那样也还好
也许,人本身就是“螺旋”
在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
每次都有不同,或上或下或横着延伸出去
我画的圆每次在不断变大
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努力一把
是啊,生活并不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圈,而是螺旋。不论何时都在做着选择的我们,兜兜转转回到的地方并不是原点,而是螺旋的彼方。市子在小森度过一年春夏秋冬后,最终返回了都市。我猜,这是市子的内心经过多次斗争后作的遵从内心的坚定的抉择。与其装作快乐地继续在小森生活,不如回到那个令自己恐惧逃避的地方重新开始,证明自己在城市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好,彼时的回归,才真正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成长后的市子般作出遵从内心的选择,站在螺旋的彼方回望过去的同时,也虔诚而笃定地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