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不幸,在于缺乏拒绝的能力
久未联系的友人,忽然打电话问我:“怎么才能拒绝别人?”
原来,他答应了朋友一件事,事没办完,又有人找他帮忙。而他自己手头的工作,早已让他焦头烂额,他实在没精力帮别人。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答应了。
为了这件事,他牺牲了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和伴侣起了口舌。
他清楚地意识到,生活变得如此糟糕,都是自己“不懂拒绝”引起的。他也明白“适当拒绝”的道理,可不知为什么,把这个理论渗透到行为习惯中,却那么难。
在他连问了我三次“该怎么办”后,我忍不住问他:“如果拒绝,他们会怎样?”
“怎么好意思拒绝。别人信任我,才找我帮忙。况且,这也是对我的认可。”
几句话,隐隐透出“为了朋友,我可以赴汤蹈火”的豪迈之气。我几乎可以想象,只要别人提出的请求是合理的,他必不会拒绝。世俗的功名利禄,相较于他心中的情义,简直不值一提。
然而,当他把感情推到这样的高度时,恰恰暴露了他内心对“被爱”的渴望。
表面上看,他想获得存在感,并期待被认可。可实际上,他想通过“被朋友需要”,来拉近彼此的关系。因为深度的亲密,能够满足他们对被爱的需要。
记得我读书那会儿,也很难拒绝别人。从帮同学抄笔记,到替同桌借钱,我无一例外的都会答应。
那时,女生想表示彼此关系好,有种特殊的方式:一起上厕所。于是,每到课间休息,我就要陪不同的人去厕所。
当我陪她们穿过操场,却只是傻站在厕所外等她们时,我就会得到一个“好人”的标签。
对“老好人”来说,这简直是最高级的赞美,因为这意味着,彼此的关系也是好的,甚或是亲密的。
在“老好人”心中,隐藏着这样一种渴望:我需要被理解,只有被理解,别人才能珍惜我的付出,并做出同等的回应。
然而,他们注定要失望,因为这种“付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索取”。
这就好比说,我心里有半杯水,我知道你不会主动倒水给我,所以我先牺牲一下,满足你。我相信我倒出的水越多,收到的回馈就越多。可结果,我一直是那个倒水的人。这里的水,象征我们内心容纳的爱。
与其说他们不好意思拒绝,不如说,他们不敢拒绝。因为拒绝意味着疏远关系,一旦关系都不存在,那被爱的渴望就更不能被满足。
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这句话,简直是“老好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当他们压榨自己,去满足别人时,内心永远怀着对亲密和被爱的渴望。
2、牺牲式付出,毁掉了真正的亲密
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在一次技术讨论中,一名工程师的意见被否定,而同事的意见被采纳。不久后,大家在他缺席时作了一个重要决策,随后也没给他机会陈述自己的想法。他对此感到愤怒,但却选择了沉默。
此后,他常做一些梦,梦中的他经常处于愤怒中。他开始出现阵发性的倦怠感和烦躁感。
霍妮分析说,他一方面对别人感到愤怒,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沉默,来显示自己举止高尚、通情达理。内心的两种需要形成了冲突,于是,他整个人便陷入倦怠无力的状态。
无法拒绝别人的人,内心也存在这样的冲突。一方面,他们需要“好人”这个标签来维持关系的稳定;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别人无下限的请求,感到疲倦和愤怒。
在“老好人”心中,对别人心存愤怒是“坏的”,为了摒弃内在“坏”的一面,他们就要不断强调自己的“好”。也就是说,他们越想变成“好人”,就越得压抑内心的愤怒和不满。然而,这种被压抑的情绪,总有极限。
三毛写过一段求学经历,其中说到,她在宿舍帮人洗衣、烫衣、打扫卫生,对别人的要求,从不拒绝。她本以为,自己付出这么多,大家会把她当朋友看。可事实上,她除了一个“好人”标签,得到的只有更多请求。
有一回,大家在她床铺上喝酒胡闹,恰好遇到院长查寝。结果,院长骂她是败类,还污蔑她在校园里卖避孕药。任三毛如何解释,院长都不听。
愤怒之下,三毛拿着扫帚,把这群人轰出了宿舍,还把一瓶水泼在院长身上。此后挺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敢和三毛过多接触。
她变成了自己眼中的“坏人”,会发脾气,不忍让,也不退缩。但有趣的是,改变后的她,反而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弗洛伊德说,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驱动力之一。当攻击性被压抑时,生命的活力也会受阻。
“老好人”压抑愤怒时,也压抑了生命的活力。而这个活力,又是建立深度关系的一部分。这就导致,你越是对所有人都不拒绝,就越容易让关系停留在表面。
能够滋养双方的关系,都在深度的亲密中。那种浮于表面的友好,除了耗散精力外,只会让“老好人”一步步陷入强迫性的“牺牲式付出”中, 最后带来更多痛苦的体验。
3、付出前,先学会自我满足
对“老好人”来说,“拒绝别人”是对别人的攻击,而这个攻击带来的后果,极有可能是关系的破裂。可为了维持关系,就逼迫自己去付出,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新白雪姬传说》中,男二号说过一句话,十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忆犹新。
他说:“我能治愈所有人,除了我自己。”
他有一副极美的嗓音,一直在电台主持一档夜话节目。他用声音治愈了很多人,除了他自己。
他曾相信,当你用心付出,让别人感觉到被治愈时,自己心中对爱的缺失,就能够被填满。可结果,他越付出,越觉得匮乏。最后,等各种恶劣事件的幕后黑手出现时,他轻易地加入了敌方阵营。
一个做不到拒绝的人,当他用“牺牲式付出”来“索取”时,他心中对被爱的渴望,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因为接受他付出的人,会误以为他心中的水杯是满的。
我们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当我们用心理学的眼光去解读这个故事时,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假设:
养育者给孔融灌输了“自我牺牲就是美德”的思想。“吃大梨”意味着自私,而自私是羞耻的,也是不被养育者接受的。所以,哪怕孔融一年只能吃一次梨,他也不得不强迫自己把梨让给哥哥。
我不是想批判经典,而是想谈谈形成“老好人”的心理条件。“老好人”的“牺牲式付出”,本质上,就是对“直接索取”感到羞耻。
“想被爱”、“想被关注”、“想被照顾”,这些简直太羞耻了,所以不能直接说出来。但不说,就不能被满足。于是,他们用付出提醒对方:用我对你的方式来回应我。
缺乏拒绝能力的人,只有当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渴望什么,又害怕失去什么,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学会拒绝。
我们内心的“好”与“坏”,就像太极图,当你刻意展现其中一面,而压抑另一面时,不平衡的状态,就会带来各种问题。
真正的和谐,是接纳自己的渴望,在自我满足的同时,也去分享和付出。这样,才能化不幸为幸运,用心地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