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考拉阅读&纷极阅读测评产品对比》一文的末尾,笔者提到了两家公司目前正在转型期,由做内容的公司转变为做教育的公司。原先的测评内容,主要是为推送阅读文章服务的,并没有跟教育课程关联起来。那么如果要将阅读测评软件与课程推送关联起来,具体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本文笔者将从测评优化和如何关联课程两个大的维度进行阐述。这里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对测评的优化,一方面是为了优化测评软件本身,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测评能够与课程关联起来。
一、优化用户体验
1.缩短测评时间
目前考拉阅读和纷极阅读都是做的综合性的阅读测试。考拉阅读的测评时间为40分钟,时间的长度让人望而却步,需要有整块的、完整的时间来做,当然也需要鼓起足够的勇气来做测评。相对来说,纷极阅读测评的时间为5分钟,时间短,压力会小很多。当然,这里也需要考虑一下测试的效度问题,需要准确的测量出学生的实际水平。笔者以为,作为综合测试,10-15分钟的测评,其实都还是能接受、压力比较小的范围。如果后续增加单项的阅读测试,缩短到5分钟也是可以的。
2.增加单题测试计时
纷级阅读测试里,有单个题目做题时间倒计时。笔者认为,这个单项题目的倒计时,是有意义的。笔者之前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也观察到一个现象,因为比较难以把握的题目、或者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在这个题目上停留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一篇阅读下来,学生每个题目的做题时间长短,其实是有测评价值的。
3.增加单题答案提示
纷级阅读测试里,单个题目做完后,会给学生提示做题是否正确。这个提示也还做得不错,至少学生对某个题目是否做对了,心里是有数的。考拉阅读肯定也会有单个题目正确与否的核对,但是没有提供给测试的学员。从用户角度来讲,有个答案提示笔者认为会更好一些。
最后,我们可以就单个题目停留时间、单个题目的回答正确率等统计的大数据,来分析题目类型对于学生来说的难易程度及正确率。这样积累下来的大数据,其实后续完全又可以用于课程的精准推送。
二、优化测评内容
1.分专题精细化测评
就语文考试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分出以下这么些专题来:
(1)基础与运用——这个部分主要是字词、关联词、病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有的是单独一个小题出现,有的已经放到一段短文中间来考察了。
(2)诗歌鉴赏——尽管学生会学习现代诗,但是在诗歌这个部分,主要还是考察的古典诗词。
(3)古文阅读——这个部分考察古文的实词用法、虚词用法、古文翻译、古文理解、古文句读等。
(4)说明文阅读——这个部分考察说明文阅读理解,主要会考察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的逻辑顺序、归纳说明文的主要内容等等。以前会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说明文短文来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目前,这个部分更多的会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方式来考察。
(5)议论文阅读——这个部分考察议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目前,小学生好像考得比较少一些,主要是从初中开始考察议论文的阅读。议论文考察的点主要是围绕论点、论据、论证、论题等四个要素展开的。
(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阅读考察方式,考察的读图、读文、读表等能力。通过几段资料,综合反映某个自然、社会等现象或问题,让学生归纳信息、做出阐释等。这个阅读其实是比较符合现代人阅读现状的,需要从各个碎片化的资料中,整合出信息来。
(7)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从表达方式层面来谈的,实际上这个部分的阅读包含了写人、叙事、写景、小说等几个不同的真实文类的阅读。从考题来说,主要是围绕文本信息归纳、内容分析、语言表达赏析、个人对文本的推断、评价等。
通过对所有专题进行分类研究,一方面我们能对专题进行深度测试,为后续专题课程的推送做准备;另一方面,所有专题汇总在一起,其实就形成了一套贴合语文考试的、符合国情的阅读测试来了。
2.加大专题测评的量
每个阅读专题,需要建构出一个专门的测试题库。这个题库标签清晰,层级分明,为后续给出精准诊断做铺垫。
3.优化测评角度,争取与当下的考试靠拢
目前来看,纷极阅读测评的6大维度,比考拉阅读测评的5大维度要更接地气一些。在做测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出题人对于目前国内语文测试题目还不够熟悉。其实我们可以把第一大维度确定好以后,进行二级、三级维度的细分。细分之后,要整理目前语文应试题目的类别和出题方式,让应试的出题类型和方式与测评维度非常贴合。这样优化了测评角度以后,就能比较好的与当下的考试靠拢,也能够让学生、家长比较好的理解测评结果。
三、优化总评语
1.评语术语与当下考试靠拢
当测评角度与当下的考试靠拢以后,那么给出的评语术语其实早就能够比较自然的与考试靠拢了。
2.增加个性化的内容
目前的评语,尤其是分项分析的评语,感觉比较机械,没有问题。主要还是缺少个性化的东西。基本上是针对所有的孩子笼统而言的一个评语,极度概括,所以会有前面提到的感受。笔者建议,在评语中增加个性化的内容,增加评语的温度。
(1)保留原有的笼统的、统一化的评语部分
(2)针对测评中,学员个人的做题时间、做题失误的地方进行分析
(3)根据个人失误分析,提出个性化的改进建议以及课程学习建议。
有了个人失误的分析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评语的温度会慢慢升高的。
当我们讲测评专题、测评角度、测评术语等都与当下的考试对接好了以后,将测试结果与课程推送关联起来,其实就比较容易了。
四、关联课程推送
1.建立课程标签体系
每个课程制作完毕,可以按照专题、测评角度等给课程打上标签,每级标签都要清楚。所有课程在公司课程库里,以单个课的方式存在,保持每个课的独立性。同时所有课可以横向和纵向进行跟其他任何课进行拼接组装,以方便学生能够精准接受到他个性化、定制化的课。
2.优化文章库,做好文章标签体系
原先公司有的文章库,要保留,同时根据课程、测评的标签系统,给文章库同样打好标签,让测评、文章、课程的标签保持一致。
3.推文与推课程同时进行
当标签体系建构起来以后,阅读测评、阅读推文、课程推送三者标签一体化,能够精准匹配起来。这样就能形成市面上独一无二的课程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