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的儿子在成都参加冰球邀请赛,晚上八点的比赛,六点半我们就到冰场了,孩子们开始做热身,我带着小侄女给他们拍照,她第一次玩自拍杆,开心得不得了,到处拍、做怪相,等着哥哥他们去换比赛服,我们就坐到观众席,她自己找到我手机里的pottery开始做陶泥,一会儿比赛开始了,双方的啦啦队在我们的左右两边,11岁的孩子,冰上速度很快,击球准、狠,配合也默契,你来我往,多少次都险些破门,观众席人声鼎沸,几乎是压着对手打,所以对手的啦啦队一直在助威,随着第一个球的攻入,两边观众情绪都起来了,我也是手心攥出汗了,再看小侄女一直埋头玩陶泥,从60多分到几百分,不时给我看看她的作品。
完全不受左右的影响,你们虽震耳欲聋,我自岿然不动,不打扰她!第三节快结束了,抬头问:“哥哥进了几个球?”,我说进了三个,哇!哥哥好厉害!不玩了,收起手机。
跑去找妈妈,跟妈妈说,哥哥他们赢球了,我可以去买礼物了吗?(应该是妈妈说过,好好看哥哥打球,如果哥哥他们赢了你就有礼物),妈妈说,可以,但不能超过五十元,她说为什么?可以买一百块钱的吗?妈妈说,不可以,买个小礼物就可以了,她又说,那七十行吗?妈妈说那就四十,我看见她眼睛红了,很委屈,我给妹妹使眼色,让她别再逗孩子了,妈妈说那就五十五,孩子哽咽到六十行吗?妈妈说,行!马上开心了。
哥哥休息一小时还有一场比赛,带着小侄女去买礼物,玩具店就在冰场的旁边,一进去,还是看喜欢的芭比,我不做声跟着她,看了几个都没有中意的,我提醒她说,你看看这个娃娃多少钱?她问在哪里呀!我指给她,她念到149元,“哦,超过六十了”,又走到其它柜台,看一个就再看一眼价签,我心里又心疼又觉得有趣,决定不打扰她。转了几圈都没有又喜欢又不超过六十元的,我提醒她再到跟里面的柜台看看,看到了恐龙玩具,39元,自己念到,这个不超,我说你喜欢这个吗?摇摇头走开了。我差一点就忍不住了,想告诉孩子不要管什么限额了,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有大姨妈呢,但还是忍住了!
我告诉她去问问服务员阿姨有没有贴纸(我知道她喜欢这些),跑去问了,带着我走到了另一个区域,在一个粉色盒子前停住了,看了看,又看看价签(49.9元),说这个不超,我问她,你是喜欢这个玩具还是因为它没有超过六十,她说,我喜欢这个呀,我问她,你有这个吗?她说:“我以前有但我现在还是喜欢这个”,我说,好,我们就买这个!
我觉察到:孩子是最信守诺言的,过程中没有向我提出过一次需求增加额度;到是我几次想破坏娘俩的约定,二号模式几次启动,我看到了,二号的助人往往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认为自己不够好,抠门!但有时这种助人就是干预、打扰他人的成长;孩子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不就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吗,延迟满足本身对孩子就是成长的经历,信守诺言更是应有的品质!
孩子开心的得到了礼物!我也从孩子身上得到了礼物!“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