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游戏一场梦】
前天,妹一个闺蜜给她发了微信语音,管她借钱,她借了。
过去她每次给妹打电话都说“想离婚”,这回她说的是“要离婚”。妹也感觉,她那段婚姻怕是维系不下去了。
事情得从八九年前开始说起。
八九年前,妹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随后失恋。失恋后,妹读MBA,同时报名去学车。MBA好混,无非就是考试、上课、写论文,但学车,差点要了妹老命,妹也经历了人生中最怀疑自我智商的一段至暗时光。
妹考驾照考了将近两年,送走了一拨又一拨跟她一起去考试的学员(因为就她没过),然后认识了闺蜜A。
经闺蜜A介绍,妹认识了闺蜜B——今天故事的主角。
妹认识B时,B也失恋了,失恋的原因是:男方父母不同意他娶一个外地女孩子,然后男方就妥协了。
她愤然提出了分手,甩给男方一句话:“是老娘甩了你,滚!”
从男方家搬出来后,她搬来跟妹住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找到合租房后才搬走。之后,俩人各自恋爱。她跟一个成熟男士谈了场恋爱,结果后来才发现那男的已经有老婆、孩子,恋情告吹。
那会儿,她做着一份收入不是很高的销售工作,但养活自己是绰绰有余了。除去每个月的房租,还能存下点钱。但是,也就是那一年,她妈妈确诊了癌症。每次要去医院动手术、化疗,她都得请假回家照顾。假请多了,老板自然不乐意了,就把她劝退了。
也许你会很好奇:为什么她妈病了,她就得回家照顾呢?这就不得不提她那个不靠谱的爸爸。
从她记事以来,她爸就出轨不断,风流韵事一箩筐,连下楼买个小笼包都能跟早餐店老板娘滚一张床上去。她妈是国企职工,受不了她爸屡次出轨,就跟她爸离了婚。
后来,她妈找了一个人品还过得去的叔叔结婚,日子过得不富裕,但还算安稳。她爸则跟婚外情人厮混在一起,没过两年就被婚外情人骗光了钱,最后混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这种情况,她奶奶就很着急:自己就那么一个宝贝儿子,好不容易找到个靠谱媳妇,怎么就给他“作”没了呢?
她奶奶天天跑来跟才十来岁的她说:“家庭还是原装的好,你不希望你爸爸妈妈在一起,给你一个完整幸福的家么?”
那时,她年纪也不大,看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在一起,她很是羡慕,也觉得奶奶出的这个主意还不错,就跑去撮合爸爸妈妈复婚。
她妈妈经不住她软磨硬泡,也经不住她奶奶三天两头来诉苦,就跟那个叔叔离婚了,跟她爸爸住回到了一起去(没领结婚证)。若不是闺蜜后来才告知妹这些信息,妹竟不知道她妈妈还曾有这样一段故事。
令她妈妈没想到的是:复婚之后,她爸爸依旧是风流习性不改。她妈妈后悔莫及,但一切木已成舟。那个叔叔已经再婚,她妈妈也觉得自己结婚离婚又结婚折腾了太多次,实在不想折腾了,就“凑合着”跟她爸过了下去。
她爸妈在同一个屋檐下住着,却经常吵架。吵架的缘由,大多是她爸频繁出轨、对家庭和孩子不负责任。吵到后期,两个人也不吵了。家里两个房间,她爸妈每人住一间,相处得就像是“合租人”。
那时,她已经去外地上学,后来又留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她听到妈妈的唉声叹气,就非常痛恨她爸。她觉得她爸才是这个家庭的侵入者,甚至很讨厌她爸霸占她的房间,导致她每次回家都只能跟妈妈挤一张床。
再后来,她妈妈得了癌症,可她爸还是不怎么管,所以,每次她妈妈化疗或是动手术,她只能放下工作回家陪护。陪护的次数多了,工作也就丢了。
那时,她妈妈或许是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拼命催她结婚。她妈妈说,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女儿,希望她能找到一个靠谱的人托付终身。
她当时也觉得,自己也是大龄剩女了,身边的人都结婚了,她也该找个人嫁了。
她开始去相亲,但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相亲时,她还是挺看重男方的经济条件的。她自己也说过:“我都穷成这样了,再找个穷的?这日子可怎么过?”
一开始,她谈了个比她大十几岁的男人。那男人经济条件还可以,美中不足是离异有孩。她妈见了,很喜欢,要求她快点跟人家“有进展”,以免自己活不到女儿结婚那一天了。可是,男方似乎一直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到后来,男方一听她提结婚,干脆就玩消失。
这门亲事黄了,她妈妈当然着急啊,就又给她张罗对象。就这样,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我们姑且称他为C吧。C结过婚,跟前妻育有一女,女儿随他生活,据说他离婚的原因是前妻出轨(C的说辞)……
闺蜜的妈妈觉得,C是自己老同学的儿子,虽然离过婚,但人品看起来还算端正,而且听说他们家在一线城市有房子还开有店,经济条件应该也还不错,就督促他们俩发展发展。
很快,闺蜜跟C开始约会,两人相处下来,觉得对方也还行,很快就确定了要结婚。
闺蜜跟C结了婚之后,就离开了南京,随后她很快怀孕,就没再出去工作。时不时的,她会抽时间回老家探望一下得了癌症的母亲。
孩子快要出生的前两三天,她突然得到噩耗:她妈妈跳河自杀了。
据说,投河前一天晚上,她爸爸还为一些琐事跟她妈妈大吵了一架。也许是受不了癌痛的折磨,也许是受不了情感上的折堕,她妈妈就这么没了。
那天,妹还在上班,闺蜜给她打来电话,电话一接通她就在那边哭。妹问她怎么了,她说她妈妈跳河自杀了。随后,她说第二句话:“我妈应该是半夜跳河的,可是我爸第二天中午才发现她不在家。这个季节,老家天寒地冻,零下几度,这么冷的天,那么冰的河,我妈……”
闺蜜临产在即,没办法回去奔丧,后来边哭边进了产房,把大宝生了下来。大宝出生后,妹去她家里看望过。一进门,妹惊呆了:她和丈夫、丈夫跟前妻生的女儿、公婆、小姑子和妹夫一家三口挤住在一套三房里。一套不到一百方的楼梯房,住了整整9口人(后来11口)。
闺蜜告诉妹,她结婚以后才知道C根本没有房,也没有店。房子是小姑子的,店铺也是小姑子的,C就是在店铺里给妹妹打工。他们全家都靠小姑子一个人养活,甚至连C和前妻生的女儿的学费,也都是小姑子付的。
小姑子曾经想过把店铺交给自己的丈夫和C打理,但自己的丈夫只会维修电器、不会管理,C也没什么本事,他太重哥们儿义气,总是收不回货款,差点把店开垮。没办法,小姑子只好拿回了经营权,每个月给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哥哥开六千工资。
闺蜜想着,等孩子大一点,她就出去工作。结果呢,孩子刚满两个月,C忍不住要跟她那啥。那啥也就罢了,他懒得出去买套,说是刚生完孩子,怎么可能那么快排卵……她也信了。
结果,如你所料,她又怀孕了。闺蜜气得要疯了,跟C大吵了一架,但是,孩子已经在肚子里发芽了,怎么办?毕竟,怀孕这事儿是不可逆的……
C说他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实在养不起第三个了,希望她能把孩子打掉。闺蜜找了妹们几个姐妹在微信群里开了个短会,群里一大半人支持她去做人工流产。
她说,我自己刚生完孩子,马上又要做这个手术,太伤身体了。孩子既然来了,那就要了吧。
她执意要生,气得C跟她大吵了一架。
一年后,她开启了一只手带大宝、另一只手带小宝的二孩生活,出去工作更是变得遥遥无期。
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摩擦在所难免,加之孩子多(闺蜜两个孩子、小姑子又生了二胎,加上原先的那个孩子,家里一共五个孩子),让家里所有人情绪都很烦躁。
老公挣不来钱,自己没工作,一家子都得靠小姑子养着,膝下两个孩子,闺蜜没有一天不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
婚后,她老公的种种习性也慢慢显露了出来。比如说,“妈宝”,父母说啥就是啥;比如说,自己连三个孩子都养不活,却跟着一堆小老板做公益,说是那样可以拓宽他的人脉圈;又比如说,经常半夜跟狐朋狗友在大排档胡吃海喝,说是男人都需要朋友帮扶,他准备要跟朋友一起合伙干大事;还比如说,他禁止她出去工作,禁止她和妹们这些朋友交往,希望她每天在家当好全职主妇。
上次闺蜜来南京,竟让妹亲自接了一个她老公打来的电话,帮她证明她当晚确实住在妹家,没去别的地方。妹特别无语,但还是接了。
她带来了两个孩子,大宝非常听话、聪明,但是小宝不知道是发育不好还是哪里有问题,有一点点残疾倾向。
她走了以后,妹收拾了一大包小孩能用到的东西,快递到了她家。
此后,她老公筹划的“大事”当然没有干起来,但大宝的幼儿园学费却险些交不上了。闺蜜问他要,他竟丢给她一句话:“你找我妹拿。”
闺蜜说,“啃妹”啃到这份上,他也是无敌了。于情于理于法,我怎么跟他妹妹开得了这个口,所以只好管你借了。这个婚,我是一定要离了。儿子给他,女儿我带走。
妹说,你先别着急提离婚。你先出去找工作,把路走稳了再说。离不离婚不重要,让自己变得有底气更重要。你现在离了能去哪里?你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说到这里,要插播一句:闺蜜之所以回不去老家,是因为她妈妈死后,房子被她爸住了。她妈尸骨未寒,她爸就找了一个女朋友。
有段时间,闺蜜问妹,她妈和她爸当年没有领证,那个房子是不是只有她有继承权。我说,是的。但是,她一听我介绍办理继承手续的种种麻烦,一想到如果她当真要求继承那套房子的话她爸一定会闹得她心力交瘁,加上那套房子真要卖掉可能三十万都不值,就打了退堂鼓。
再后来,她跟妹说,她跟她爸也谈妥了:房子给他住,以后别找她养老,算是两清了。
但妹知道,她和她爸“两清”不了,闺蜜和她妈一样容易妥协和心软。
老家,她肯定是回不去的了;婆家,几乎也快待不下去。
婆家看她没钱、没工作、娘家又没人,有点轻视她。丈夫呢?只希望她在家当“老妈子”,可是他又没有能力养得起“全职太太”,孩子上幼儿园的钱都没有了,还要她去想办法。两个孩子呢?年纪尚幼,请不起保姆,她要是出去工作就只能让公婆帮带孩子,她要是选择自己带孩子就没法出去工作。
妹当真觉得现在的她好被动,也不大理解当年她妈为何一定要逼她早点结婚。她妈妈本身就是一个在婚姻中享受不到任何好处、只承受了一辈子心酸和痛苦的女人,何苦一定要让婚姻也成为女儿人生的“标配”呢?或许,她是把自己对婚姻的期待都寄托到女儿身上去了,不希望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结果呢?
闺蜜今年已经四十岁,婚姻不幸,身无分文,身边却多了两个孩子。妹也不知道她将来能不能实现逆袭,怎么逆袭?人生还是很艰难的,你想要逆袭,也得需要有风口、有助力,至少身上负荷不很重、没太多人拉你后腿。
今晚,她们在微信上聊了几句,妹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觉得你太可惜了。
如果把闺蜜比喻成一条河流的话,她面临的外界环境以及她自己的性格、认知、价值观,就像是一条河床,只等着她这条河往下流。水流到哪儿,似乎都是“框”死了的,几乎没得选。
这命运哪,就像是水面的涟漪一样,一圈扣一圈,人像浮萍一般漂浮在上面,一点一点的,就走到了现在。
人生中很多选择,放入生长河里并不显得很重要,但某几个关键点的选择,还是会影响你一生,因为人生也是一场蝴蝶效应,一环扣一环,是无数个当时当下的选择共同决定了你的命运走向。
你说她不够独立吗?好像有点。那么多年来,她事业做得一般,骨子里还是期待着能靠嫁人改变命运。但是,有这样心思的女性,何止她一个呢?她从那样一个原生家庭里走出来,怎么可能不渴望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伴侣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你说她不能吃苦么?也不见得。工作中,她也不是不能吃苦,工作业绩谈不上很出色,但也不至于拉团队的后腿。她是妹所有闺蜜中最勤快的一个,做家务是一把能手。
妹刚生孩不久,她帮着来照顾。孩子一拉屎,作为新手妈妈的妹先是“啊啊啊”大叫,再寻思着到底要怎么处理,而她早已经扑将过来,手脚麻利地把孩子抱去洗手间里洗干净再包好纸尿裤放回妹怀里。
她不是那种只等着男人给自己幸福生活的人,而是愿意跟男人一起“创造”幸福生活的女人。在知道丈夫既没房子也没店铺后,她略有些失望,但还是鼓励他“独立”,不要再“啃妹”,无耐她丈夫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再后来,她甚至想:如果丈夫能帮把手带带孩子,她可以出去工作。
当所有的愿望全部落空时,她无奈地想到了离婚这一步,但妹也知道,以她目前的状况,她暂时还离不起婚。
很悲哀是不是?离婚原来也是需要资本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三个女性进入婚姻后的状态。
第一个女人,是闺蜜的妈妈。若当初她坚决不肯“为了孩子”复婚,那她是不是就不会得癌症,又或者,即使她还是不可避免地得了癌症,是不是也能得到那个“叔叔”的悉心照顾,那闺蜜就不必丢掉工作。
第二个女人,是闺蜜。若当初她不把婚姻当成自己的港湾,拒绝接受妈妈的逼婚,抑或是考察清楚丈夫的品性再决定是否跟他结婚……或许就不会有后来发生的这一切。
第三个女人,是闺蜜的小姑子。她是那个家庭里最能干、最愿意奉献的女人,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养活了全家10来口人。为了挣钱,她早出晚归,把自己活成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几乎都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但丈夫、哥哥还是会对她有微辞。
她们因为婚姻而过得更幸福了吗?并没有。
也正因为如此,我常常在想:婚姻是否还是女性的“标配”?
长久以来,人们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女孩子长大了都要结婚的、都要当妈的,然后,旁人看你到了适婚年龄还没结婚,就给你施加很多压力,俨然你不结婚就是“怪胎”。
但是,大家都忽视了一点:我们和另外一个人结婚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这个“人生大事”“人生任务”或完成谁的“临死愿望”“遗愿”。
如果我们在对待婚姻时,能够对它保持基本的敬畏,能充分权衡自己和对象适不适合踏入婚姻围城,想清楚了每一个决定的后果再做选择,而不是“见人拉屎屁股痒”,盲目跟别人看齐……会不会就少许多悲剧?
现在,妹时常会想起八九年前的那些个晚上。那时,她们都还很年轻,都在挑选恋爱对象。下班后,她们就坐在小客厅里谈天说地、互相打趣,一起看《快乐大本营》看得前仰后合。
妹请她一起去电影院看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头一次发现她笑点好低。杰克和露丝在船舷上吐口水,她哈哈大笑;杰克和露丝被露丝的未婚夫追赶,她还是在笑;杰克沉入海底,她终于哭了……电影散场了,我踩空了一个阶梯,差点摔倒,她又在那里捂着肚子拍着手掌没心没肺的笑。
她那时候真的很爱笑,动不动就笑得前仰后合。
那些往事回想起来,依然栩栩如生,倒显得如今的一切,像是一场梦一般。俨然一觉醒来后,我们又能回到一起看《快乐大本营》、看电影的那些个晚上。我们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啥压力,我们父母也没老没病没死,我们都还年轻,满脸胶原蛋白,笑起来没心没肺,我们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还有大把的出路摆在面前让我们选。
而今,只剩一声叹息罢了。
岁月无情,催人老;人生如梦,不可控;空悲泣!
丁俊贵
2019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