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晨曦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谈岳”。
黄山又称黟山,相传轩辕皇帝与左右丞相容成子、浮求公同来黟山(今黄山)炼丹,他们炼了480年之后,终于炼成仙丹,黄帝服下仙丹,顿时头发由白变黑,飘然升空,从此之后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黄山。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一亿多年前,由于大地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和抬高,在今日安徽的南部隆起了一片崇山峻岭,后在第四纪冰川的作用下,这片山峰被雕凿得更加巍峨奇特,雄伟秀丽,以至世人为之倾倒,为之折服,为其讴歌,为其自豪,这便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黄山。
黄山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划入风景区的精华部分约为154平方公里,在这块土地上,怪石林立,奇松遍布,云雾飘荡,泉流瀑飞,景色十分迷人。
黄山共有名峰72座(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由于冰川的作用,山峰上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有的像人,有的似仙,有的如珍禽异兽,有的犹如初绽的花朵,仰天怒放,如“仙人下棋”、“关公挡曹”、“猴子观海”、“松鼠跳天都”、“犀牛望月”、“梦笔生花”,无不惟妙惟肖,妙趣天成,令人喜爱。
典型的冰川地貌有刀脊、U型谷、粒雪盆和悬谷,黄山天都峰上的“鯽鱼背”就是刀脊,逍遥溪和丞相源为U型谷,玉屏楼前、光明顶、排云亭等地方都是粒雪盆,而悬谷又是形成飞瀑的好地方,黄山的许多瀑布就是由于冰川造成地形落差而形成的。
黄山的山体是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但在这坚硬的岩石上却顽强地生长着各类奇松,有仰、有卧、有曲、有伸、有盘又有挂,千姿百态令人为之赞叹不已。由于黄山山高风大,天气寒冷,山上的松树皆顶平如盖,松针短密粗壮,一律向上,争相沐浴着阳光。黄山松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松子在风和鸟的携带下,落入岩石的夹缝里,发芽生根,凭着根系分泌出一种能侵蚀岩石的酸,与岩石进行着抗争,高傲地立于岩石之上。
黄山有迎客松、连理松、团结松、卧龙松、探海松等10大名松,它们像有生命的精灵,把黄山点缀得生机勃勃。
黄山的水亦称奇,几乎峰峰有流泉瀑布,最奇者为朱砂泉,又称为汤泉、汤池,水温终年保持在42C左右,水质清澈,其味甘美,可浴可饮。据分析,此泉水以含碳酸盐为主,并含有钙、钾、钠、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对神经、皮肤、关节等方面的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温泉是由地热造成的,当地表水沿着地层裂缝向下渗透时,渗得越深,水温就越高,地下热水从地表层中冒出来,就成为温泉,在地下几十公里内,平均每深100米,水温升高3 ºC ,据估计,黄山的温泉大约有700-1000米深。
黄山云海,浩瀚无垠,瞬息万变,一会儿如大海波涛汹涌,一会儿又风平浪静,烟消云散。黄山云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它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从太平洋上空来的空气到此因受到山脉的影响而被抬高,加之坐落在黄山怀抱中的太平湖的水分不断蒸发上升,且又因山高不易散发,所以在空中形成云雾,随着山风在山里来去不定,这就形成了黄山最为壮观的云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