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时,同事说起星期天带孩子去上早教的经历,无比气愤,她说整堂早教课不过是教孩子们做了一个凉拌黄瓜,然后一起吃掉。“如果这样的话,还去上早教做什么呢?平时他奶奶做饭他都在旁边玩的,白白浪费一节课。”我有点震惊,原来现在我们追求效率已经到了对三岁孩童都有这么大压力的程度了。其实我倒觉得在课堂上,孩子仅仅是把做好的东西跟小朋友分享,也是很棒的。而我对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过高的要求,让他去上早教,与其说是开发大脑,不如说为了让他有机会跟小朋友接触,学会分享快乐。在孩子那里,做什么都是体验,不存在“浪费”一说。
然而我也能理解同事的焦虑,这是一个有速度,没温度的时代。时间管理和效率是关键词。
前几天一个朋友去北京参加同学聚会,回来后说去了才发现,这是一次小规模聚会,一共来了十几个人,都是大学时代最玩得来的人。然而他却没有为朋友久别重逢而特别高兴,反倒是不断叹气,“去的都是本来就很熟的人,本来想借此机会联络一下人脉,结果白去了。”多年没见的朋友能够聚齐,这是多幸福的事,组织者一定也是费了一番心力的,他居然说“白去了”。
是了,我们现在晚上出去聚餐,已经不叫聚餐,而是“饭局”。围坐着饭桌的人都清楚,这是个“局”。每个人手中的酒杯都很精确地要去碰上目标。曾经有个朋友说,一场成功的饭局,应该是“不白喝每一杯酒”,不仅每一杯酒,每一句话都是有含义的。有多长时间,我们把饭局当成一种“交际”,学生时代那种一个朋友振臂高呼,大家就抬着一箱箱啤酒醉倒在江边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曾经,我很惧怕一个人吃饭,觉得尴尬又孤独,如今面对一场接一场的饭局,我却更爱一个人吃饭,至少可以好好享受美食,觥筹交错间才是真正的孤独。
我们拼命管理时间,却没空享受时间,为了追求速度,一切行为都带上了功利性,却失了温度。连读书这么有情调的事,现在都是为了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或者只是为了“引用”,而不是享受文字的温度。温度这种东西,如同浸入汤汁里的香味,只有小火慢炖才能获得,高压锅做出来的汤,和用盅炖了几个小时的汤,味道是决然不同的。
《大长今》里有一个情节,长今的师父参加厨艺比赛,长今做助手,比赛的题目是熬牛肉汤。长今为了买到最优质的牛肉,几乎花掉了一天时间,而这道汤需要熬很长时间,把肉里的油熬出来。长今想到一个机智的好方法——用吸油纸把肉里的油吸出来。她的竞争对手则为了能够留出足够时间熬汤,退而求其次买了稍微差点的牛肉。最后长今输掉了比赛,她大为不解。师父于是派她去照料一位临终的老宫女。老人家想吃年轻时吃过的一种米饭,长今到处打听,原来那时候的米曾经在太阳下暴晒五天才拿去煮饭,现在为了快捷都不这么做了。后来长今亲自晒了五天米,老宫女吃到米饭时,一下子就辨认出了晒过五天的味道,顿时泪流满面,最后老人家满意地离世。长今也明白了,再好的方法,都比不上肯等待大米晾晒五天的诚意。之前自己做的汤,虽然拿的是最好的食材,却投机取巧将汤里最有营养的部分用吸油纸吸掉了,那种守着小火熬一整天的耐心,才让肉里的全部营养和美味浸透汤汁。
有营养的生活也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熬煮的,那种漫长的积累和诚意,是任何功利性的捷径无法达到的温度,小火慢炖的人生,才暖心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