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7年,我早已厌倦妻子了,该离婚吗?

01

下班回家的电梯里,一股烦躁无力感忽然来袭,因为从现在开始的往后每一分钟,我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妻子)正在做饭,一样的炸酱面,一样无聊的电视剧……

到家后,她热情地招呼我洗手吃饭,饭桌上,她一边吃着炸酱面,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剧,可坐在她对面的我只觉索然无味,只是皱着眉头看着她,看到她大大咧咧地把掉在桌上的肉片捡起来放进嘴里,一股嫌弃感顿时涌上心头。

沉默良久,我终于开口说道:“我们离婚吧。”

听到我这句话,她终于把目光从电视上收回,不可置信地问我:“你说什么?”

我重复了一遍,她问我为什么,还自顾自地猜测道:“你外面有人了?是我哪儿做得不好了?”

我一一否定后,她不解地问:“那为什么呀?”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说,在她的一再逼问下,我只好说:“好吧,那……那就不离了。”而后起身准备离开饭桌。

可她依旧不依不饶,一把拉回我,生气地质问我:“不离?离婚是说着玩的?说离就离,说不离就不离?”

我支支吾吾地说:“那……那那先不离了行不行啊?”

可是她却要我说不离婚的理由,我气急了,大声说道:“不离要什么理由吗?行,那就离!”

她还是继续逼问我离婚的理由,我终于忍不了了,气愤地说道:“你在家里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烦紫色知道吗?我最讨厌看见紫颜色!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搁架的第二层,连个印儿都不能差!牙膏必须得从下往上挤,那我从当中挤怎么了?我愿意从当中挤怎么了?每星期四次,永远是炸酱面电视剧,电视剧炸酱面!还有,你吃面条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嘬着那个面条一直打转转?”

……

最后,我如愿跟她离了婚。

离婚后,我陆续结交了很多女朋友,但结果都无疾而终,这时我才慢慢明白她的好,我很想念她,去找她复合,可惊讶地发现她已经再婚了。

我尴尬地准备离开,可她和她的新丈夫却热情地邀请我一起吃晚饭,餐桌上,还是熟悉的炸酱面,听到她的新丈夫对她做的炸酱面赞不绝口,我心里唯余酸涩……


02

季羡林老先生有一篇题为《槐花》的文章,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常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睹瞪得又大又圆。

“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什么奇迹呀?”

“你们这样的花树。”

“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

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像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

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03

窗前那棵老槐树,春去秋来落了多少叶,发了多少芽,我们总在匆匆路过时忽略它的姿态。夏日里它撑开的浓荫曾挡住多少烈日,冬日里它光秃秃的枝桠又托住过多少星光,这些细碎的温柔,都藏在“习以为常”的滤镜下,成了模糊的背景。

朝夕相对的人,眼角的细纹何时悄悄爬上来,说话时尾音的语调有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总在习以为常里忘了细品那些藏在递过来的温水里的关切,那些深夜留着的灯光里的等待,都成了不必言说的寻常,却在某个蓦然回首的瞬间,才惊觉这寻常里藏着最动人的深意。

原来最该被珍视的,往往是那些被我们看“惯”了的存在,它们像空气般包裹着生活,却也最容易在呼吸间,被轻轻忽略。

感情亦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没了当初的那份悸动和新鲜感,从一开始乍见之欢到后来久处生厌,生活如一潭死水般枯燥无味。

因为这样,我们常常会想要抛弃现在的一切转而另寻他人,可事实上任何一段感情久了都会有心累爱冷的一天,就像杨幂说的:“结果都那样。”到时候又怎么办呢,继续去找下一个?这样你什么时候才能逃脱新鲜感的死循环,找到感情的归宿呢?

有句话说得好:“新鲜感不是不断寻找新的人去体验旧事物,而是和旧的人一起去体验新事物。”

不要因为习惯了就忽视对方的好,你眼里黯淡无光的ta在别人眼里也许是闪闪发光的存在呢?

要学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对方,把每天都当成是初见,用心去体会ta的好,一起去体验新的事物,这样的生活一定不会变成一潭死水。

旧的人和事从不是一成不变的标本,只是我们的目光懒了,懒得去发现他们日日新的模样。换种角度打量,老物件会露出被时光打磨的温润,熟面孔会显出发自心底的柔软,连走了千百遍的路,都能踩出不一样的风声。


(PS: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