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云晓
云晓起身回到客厅为自己倒了一杯茶,她光着一双脚,像个仙子般飘到了窗前。
蔚蓝色的天空中,几朵白云缓慢地移动着。一群小鸟出现在空中,乌压压地由北往南飞去。它们是要到南方过冬了吧?
“云晓老师,后来呢?你又是如何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李晴着急地问。
后来……
云晓再次陷入了深深地回忆中,半天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儿她又开口道。
“我的故事会很长的,你确定真的要听吗?”
“嗯嗯。”李晴的头点的像捣蒜般,两只大眼睛热切地盯着云晓。
云晓再次陷入了深深地回忆。
有一天早上起来,云晓发现自己躺在血泊中,大半张床都被血水浸泡着,那场面触目惊心,钟点工阿姨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当时她吓的瑟瑟发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想起得赶紧打电话求救。当她要给云晓的妈妈打电话时,云晓连忙摇头制止了。
对于母亲,云晓不忍心再让那个老人家为自己的事操心,一旦母亲知道自己的情况,定会承受不住,更担心她老人家会去找方桐的母亲去理论,两个老人家本来就因为她和方桐的事闹的水火不溶,再闹起来,方桐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人。
而方桐,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滨城,告诉他了又能如何?他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她面前。既然如此,不如不说否得他担心。
最后,钟点工听从云晓的建议,拔通了东方女子医院主治医师马华的电话。因为是私立医院,服务态度还是很好的。
医院很快派了辆车过来,将云晓抬上了单架,那时的云晓已经早没了往日的风采,一个月的时间,脸色黄的像是得了黄黄疸性肝炎的病人。
到医院后,医生很快给云晓做了全面检查,其中就查了黄疸性肝炎,因为她的脸色实在不像是个产妇。
医生们也是第一次见到,一个生产刚刚一个月的产妇出现这样的状况。当时院方也都非常的紧张,最让他们紧张和怀疑的,就是害怕器械在手术过程中遗留在了腹中,那将是一起不小的医疗事故了。
为此,东方女子医院不遗余力的将全市所有的妇产科的专家全都请来为云晓做会诊。经过几天的排查一无所获,云晓却因为夜里要照顾孩子,白天还要往返于医院,人更加虚弱了。
最后还是一位市一附院的专家,想到他们医院有位退休多年的妇产科的老中医,医术很是高明。既然西医已经无法找到解决方案了,不如试试中医。于是院方又紧急联系了那位老中医。
几天后,我极度虚弱地出现在了这位老中医面前。
那是一位慈善的老阿姨,头发花白,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温度。当她将手搭上云晓我的手腕时,看向她的目光中竟有了闪闪的泪花。
她说:“孩子呀!你太不爱惜自己了,你怎么还能走路呢?你妈妈呢?她怎么不陪着你?”
“我、我妈妈病了。”云晓当时脸红的撒了个谎。
虽然那时,云晓已经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了,走了几步路而已,腿已经酸痛得像是跑完十公里的马拉松,人晕晕乎乎的,旁边的人和物都像是幻境一般。
那位老中医一边给云晓把脉,一边悄悄地擦着眼泪。
“孩子,你的子宫未收缩出现的大出血,不是有器械落下了,完全是因为劳累过度引起的。哎!你妈要是知道了不知要心疼成什么样呢!”说完,老中医又摸了把眼泪。
“我先给你开几副中药,你调理着,但记得回去后尽可能地卧床休息,不要再管孩子了,你身体不调理好,以后想管孩子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好好调养也是为了将来更长久的照顾好孩子。”
那位中医专家让云晓先坐着别动,她则交待一位实习医生去帮云晓交费取药。其实云晓那时已经动弹不得了,不要说走,连站一会儿都成了奢望。
云晓当时真的想过自己的命不久已,那位中医专家不是说了吗?她的脉象呈现出的,已经是八九十岁老妪的脉象了。
等小护士把一大包的中药拎过来,老中医才让实习医生搀扶着她出了医院,直到一辆出租车出现在了面前,实习医生才将那一大包药交给了云晓,并千叮咛万嘱咐的要她回去后,一定要卧床好好休息。
回到家后,云晓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虚脱了,虽然已经进入腊月,但身上的衣服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而人却冷的直打哆嗦。
“哇”的一声婴儿的啼哭,云晓像被打了强力针剂一般,争扎着来到婴儿床旁。此时,她已经虚脱的没有一丝力气抱起孩子了,只能将像黄纸一样枯槁的手伸向孩子,轻轻的摇晃着。
“宝宝乖,妈妈在呢,宝宝是尿了还是饿了呢?妈妈马上就帮宝宝。”一个母亲既使是再虚弱不堪,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能迸发出无尽的潜能。
生性倔强的她在最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依然咬紧牙关挺下来了。在云晓心里,两家的和睦相处,比什么都重要。男人要有自己的天地,她愿意成就自己的丈夫。必竟这个家总要有一个人要做出点牺牲的,而像丈夫那么优秀的一个人只有在更大的舞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每晚云晓都拖着已经疲惫不堪、病入膏肓的身体给儿子冲奶粉,喂奶,竖着抱着小家伙拍着他的背,不停的在床前走来走去,直到听到他打嗝了,才敢将他平放下,接着是洗奶瓶,煮奶瓶。
等奶瓶煮好了,一声婴儿的啼哭便又把已经心力交瘁的她,再次招唤到了儿子跟前。一整个晚上 ,云晓都是这样,拖着病入膏肓的身体循环往复。
再次去医院复查时,已经是第二天月了,云晓的身体比之前更加糟糕了,大夫要求她住院治疗。云晓想着家中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坚持不肯住院,被大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并威胁她如果再这么下去,就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后来那位好心的主治医师马华亲自跑到她家,为她输液,并为她找来了一位专门照顾孩子的保姆,价格是每个月300元,那是位勤快的东北大姐,约四十岁左右,人很爱说,对孩子也很好。
云晓这才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她的脸色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蜡黄了,人也稍微恢复了些人气。
然而,婆婆这时,开始对她有些微词,抱怨云晓太娇气了。丈夫出差回来后,眼睛里没了往日的温情,也埋怨她不懂持家。
365极限挑战第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