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名文化信息的呈现特征
1、显性表述
地名用字明确显示其文化信息——与该地有着直接联系、曾经发生或依然出现的诸多文化印记。文化信息呈现于此类地名极其鲜明醒目,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和现实的亲切感。
官塘上,位于黎里古镇东端,小官荡之北,为一条长约四五百米、上铺石板的塘路,是纤夫拉纤时踩踏的地方。地名中着一“官”字,清楚地告诉人们,此地跟明清官规朝制有关:那时,官员有籍贯回避制度,简称“避籍”,他们远离故土难得回乡,有的甚至客死他乡。所以,黎里籍官员也视科举出仕与衣锦回乡非同一般,必乘坐一专用大船,称为画舫,又叫官船,上任卸任。在市河—小官荡—后场荡(返程则逆行)的必经水道边,小官荡北岸塘路是重要的节点,无论送迎,官员的家眷亲属、邻里故旧均在此恭接。久而久之,那塘路便称为官塘上。
而今,黎川东的官塘上虽已无官可接,可坐落在古镇西北部的禊湖(又称金镜湖),却每每重演着文人学子修禊踏青、临水吟唱的风流雅剧,显然,禊湖之名,是古人在春秋季修禊节时开展出游濯身、祛除不祥的风俗活动的文化告白。
2、隐性联系
地名用字与该地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之间没有现成桥梁架设,没有通衢可行,但只要下了跬步千里的功夫,作些由表及里的研析,是不难找到地名表征跟文化内核之间相通相连的那条幽径的。可能恰巧由于这种隐秘性,我们对深藏在地名背后的文化信息,更会产生欲识“庐山真面目”的探究冲动。
古木桥,黎川西栅,跨牛斗湖入镇口市河南北两岸。若循名责实,我们至多知晓桥的建造年代古远,以木材构建桥身。可如果你翻阅了清嘉庆版《黎里志》,信息就会掌握得多些,“古木桥,跨上丝、使字两圩。崇祯十四年,里人龚世廉建。国朝初年,僧清远修”——此桥问世近四百年,为古镇西栅通途,僧俗各界人士多有建勋——历史、功用、民风等相关文化因素即初露端倪。如果你继续进行调研,了解到2014年版《黎里镇志》关于此桥的后续载述:“古木桥又名望平桥,……清同治九年(1870),里人刘春藻募捐重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里人沈光锦、王室蕃募捐重建。民国33年(1944),里人将之改建为石桥,桥上石刻‘甲申孟夏徐芷湘’字样保存至今。1968年10月,改建为水泥桥面,定名望平桥。”你定会分外钦敬庶民乡贤对故土的仁泽有加,且对桥名“望平”之易的双关蕴意报以心领神会的颔颐赞许。当你进而赏读清代才女吴琼仙《过牛斗湖》中“市声晚更急,山色远逾妍。笑指崇祠近,斜阳古木边”的清绮诗句,难道不会因领略到与古木桥伴生始终的绝美风光而倍感心境恬适,不会因受到古典文学的气息熏陶而倍感神思超逸吗?
一座不起眼的古木桥尚且关联着如许丰富的文化信息,更不必说像楼下浜这类表示古镇要道地名背后所潜藏着的鸿博的望族渊薮、悠久的市商历史、宛延的地情沿革等文化信息的精彩纷呈,也不必说像中立阁这类表示地标建筑名称内部所孕育着的虔诚的法像崇拜、玄妙的民间传说、古老的社风民俗等文化信息的林林总总。地名俨然成了文化的不二载体。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