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一个北漂的人来说,最窝心的不是有没有资格买房,不是有没有资格摇号买车,不是有没有资格缴纳社保。最窝心的是----你的孩子不能在北京就读任何一所公立学校的普通高中,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这个与你在北京有没有房产没有关系,有没有车子没有关系,有没有纳税也没有关系,这个和你生不生在,长不在在北京没有关系,它只和家里那本薄薄户口本有关系。上面写着哪里,你就必须回哪里参加高考,所以,人生来是不平等,并且这个不平等是你的努力也改变不了。
有人说,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我知道像我这样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人来说,我永远也不可能在偌大的京城为儿子争取一个在普通高中读书的权利,更不可能为儿子在北京争取一个高考的权利,那我只能改变自己。从此我走上漫漫择校路。
择校篇一 留北京VS回浙江
孩子初二下学期年,儿子班主任对我说:“您们是非京籍的,初三有什么打算?您们不能在北京就读高中,不能在北京填报资源。如果要回老家,那么现在就要准备了。初二的暑假是您们做决定的最后期限了。”班主任的一番话,提醒了我:我不得不考虑这个我不愿意考虑,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分析一下儿子的情况,儿子看书多,反应也快,脑瓜子也够用,觉得让儿子感受一下中国的中考和中国的高考未尝不是好事,于是着手准备让儿子回来浙江。
给大学同学打电话,大学同学已经是杭州市某一个学校的校长,打着请教的名号,咨询青春期的孩子离开父母好不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能不能把孩子放他学校,因为杭州毕竟里北京近。
同学的答复:第一、青春期的孩子最好不要离开父母,第二孩子进不了他的学校,因为我没有在杭州交社保,想想也郁闷,没有户口的,交了社保的不让上;有户口的,没有交社保也不让上。
那只能回老家,给老家昔日的同事打电话,同事也是老家知名学校的校长了。同事很爽快,直接答应了:儿子上学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有条件我必须一起回去。理由1,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离开父母。理由2,让我发挥余热,在他们学校上课。
我一想也很心动,在讲台的时候,不觉讲台有多么好,但是离开讲台,发现讲台也很有魅力,在讲台上和自己的学生形成那种共鸣,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幸福,尽管这种幸福不经常有。
先生为此专门回一趟老家,走访一些老家的教育专家,并考察了学校。回来后的第一句话:“老婆,不能让儿子回去!回去的成本太大了,回去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是呀,儿子回去,我一定要回去。我回去,家里5岁的女儿也必须回去。留下先生一个在北京当北漂。同时,四年以后,儿子上了大学,我和女儿还回不回北京,这些因素太让人难以选择了。
于是,开家庭会议,主要议程就是研究儿子回不回老家?
我和先生的意思就是想办法把儿子留在北京,但是先生不表态:他的意思就是儿子中考考不到560分,直接回老家读高中。
我的意见,不管如何,我要把儿子留在北京。但是至于怎么留在北京,以哪种最好的方式留在北京,要让儿子选择。
女儿的意见直接就是:她不回老家,要回大家一起回。
最关键的是当事人——儿子:他的意见在北京读初三,最终看中考成绩,中考成绩好,就在北京读公立学校的国际部,中考成绩不好,主动回老家读高中。
最终形成家庭决议:同意儿子的意见,在北京读初三,看中考成绩,如果中考成绩能到550以上,就留在北京,不然就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