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我:
那个清朝闭关锁国,世界其它国家都甩了它几条街了,还自称泱泱大国,世界的中心,耽误了我们民族多少时间啊,至少一百年的时间以上。你要讲团结,问题是,怎么团结?
团结对普通民众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并没有讲清楚,更多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执政者关键是不是真的把老百姓放在了心里,我想大部分领导肯定是的,这个要有信心。
这恐怕现在也是我们国家思想层面分歧得太厉害的原因。现在老百姓也聪明了,怕折腾,反正你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管你什么好坏,还是有利不利国家,和他有关系吗,所以,无情也好,有情也罢,反正和他关系不大,因此,也淡然处之了。
当然,还是需要引导的,还是需要大力提倡正气浩然的环境,这样,老百姓自己也会得到好处。
网友E:
像曹雪芹,一开始是带些仇恨和批判去写薛蟠的,但到后来他是现在中立的态度去修改这个人物的
所以薛蟠这个人物的真实感就出来了,如果你真的看懂红楼梦,会发觉作者冷漠得可怕
曹雪芹在他的书里没有美化和丑化一个人。这是他很厉害的地方
我:
如果没有民主氛围,也没有环境,那只有很少有人真正的关心这个国家,当然,政治层面,也是要鼓励大家参政议政的,有了这样的一个氛围,起码积极性就很高,老百姓就会更热心关心公共事业。
曹雪芹,他的厉害之处,根本就不是写小说,而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结果,写了几十年,就写了这一本。这和那些专业作家有明显区别的,他的本意也不是要做作家的,而是,记录一下自己曾经的往昔,感叹一下流失的岁月。
当然了,这本小说也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他还是孤独凄凉的死去。
其实,红楼梦并不算是严格意义的小说,小说哪有那么写的,你看,他的书中,海棠诗社,大量的诗,一写起来,十几页,都是这个东西,这更多是一种生活的笔记,一般作家不会这样搞的。
26
网友B:
换个角度。坚持他写下去的,不是无聊,而是生活的支撑,是信仰。
我:
当然,你说的也有道理,一个落魄公子哥,生活就很艰难。打工吧,面子上挂不住,当时,工作也不好找,世态炎凉之情,我体会过。
假如,他还欠有外债,这心境,如何活?
所以,有这经历,就会理解很多很多东西。
我儿时经历过繁华富裕的生活,这是我的父亲通过它的奋斗带给我的生活的优越,可是在我十岁左右,家庭破产,父母逃债消失,而我却要承担着别人的谩骂、侮辱、甚至是殴打,甚至是所谓的亲人还落井下石,望你早死,这曾经使我绝望,使我对人性长期持有黑暗的阴影,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心理创伤。
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战胜自己,就是在于人战胜自我,就在于人能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自己的内心,唤醒生命的张力。
生命无常,“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每一个人的成长史,又何尝不是一段血泪史?
生活还要继续,但我已经不再迷惑,不再痛苦,不再伤感,而是欣然地去迎接生命,去接受生命,去感悟生命,去欢悦生命,去完满生命。
28
我:
我之前的随感,刚好可以应景。哈哈,不过,我已经逍然。
红楼梦所表达的意境,这似乎和信仰无关,红楼梦,并没有给出一个人的出路。更多最终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的虚无。或者说是悲剧,而不是其它。
其实,那种突变,或巨大的心理落差,会对人造成致命的打击,当然,也会强健一个人强大的心志。其实,有一种幻灭感在这里,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有这种经历。当然,遇到了没办法,也得去承受。
网友A:
北斗和中国很多文人的差别是更有宝贵的自强自立和独立精神 独立思考 哈哈 走错路 居然做数据管理之类的工作 但是北斗的逻辑没有错 甚至是对的 而且他易被激怒 这是一种太讲理的反应
网友F:
北斗兄太傲气,哈哈,没有一定年纪的,不一定受得了他这脾气
我:
哈哈,个性使然,自己知道就好。
老兄说的太对了,人的理性越发达就越痛苦。因此要搞点诗,搞点审美,来中和一下。难得糊涂,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啊。
我现实生活中也是怕得罪人的,压低身段吧。网上嘛,反正是虚拟的,放开自己逞能而已。这也是一种中和吧。傲气嘛,就谈不上了。哈哈,想傲也傲不起来啊,说有骨气还可以吧。
今天,“从众”这个词已经带有贬义了,是指一个失去自由独立意识的个体?https://www.jianshu.com/p/5784f8f75554
发点对大众有用的东西。
网友B:
从众有好有坏 是这个结论吗 维特根斯坦说,又是你们人类没事瞎想的词,毫无用处。。哈哈
我:
可以这样理解,从众是中性的,这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的,它不讲好坏,只讲事实,这是科学的观点。
好坏是,你看到了这些观点,你自己判断是好是坏,这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任务。
看情况吧,自己判断,关于从众,有时候从众会集体灭亡,比如传销类的宗教洗脑行为,有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会获得解救,不从众就会受到打击,特殊情况下,起码表面上要装一下。
所以,了解这个行为本身才是重要的,能让你意识到,你在选择时,需要思考选择后的后果。
29
网友B:
只有非常少部分的人,即使整个民众大多数人都是规范的,他还是会按自己的行为习惯来,这部分人就需要一定的社会监管来帮助他们渐渐养成行为习惯。当然也会有已经改不过来的人,应该极少数。
我:
我觉得这个说法可以探讨,这个可以和文化背景有关系,也不能说那些人的行为和大众不太一样,就被设置为异己分子,是需要改造的对象,那样的话,人都不是变得一样了吗,社会阶级不就固化了吗?人的生命的丰富性与多彩性,不就损失了吗?
集体行为,有利有弊,我们还是要允许那些与众不同人的存在,那当然可以在集体思维的视野下,去允许某些不同思想,不同人生的存在,那是个人选择,而不是被改造的对象,即使有这样的人,也是很少的,在我们集体思想盛行的国度,放心,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心理这一关很难过去,这是有社会心理的惯性决定的。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都是龙的孩子。
要我说,正是那些改不过来的人,才增加了社会的丰富性,正是因为他们不甘于他们个人的沦落在人群中,他们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与自由性,这是抗争,是奋斗,是战斗,也是人性激情的燃烧,他们恰恰是一股向上的力量,当然了,对他们个人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对社会更没有损失,反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是一种人生的自由自主的行为,社会需要这些人的存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生活,当然,也没有必要拔高这种生活,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个人一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