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看到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元日》。
毫无疑问,《元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千百年来中国人欢度春节的场景展现得极具有画面感,爆竹、美酒、美食、桃符,都是春节的必备元素,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它们已经化身为春节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这里所说的“桃符”,正是春联的前身。
桃符大约诞生于西汉时期,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是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在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画出他们的图像,或者雕刻出他们的图像,于除夕下午,悬挂于门框上,具有镇宅的作用。
到宋代初年,受文人雅士的影响,桃符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文人雅士通常会把一些带有吉祥喜庆的诗句写在桃符上,一来表达对春节的赞美,二来展示自己的文采,这种做法直接促成了春联雏形的形成。
王安石所说“总把新符换旧符”,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写有诗句的桃符,除过材质之外,跟现代的春联已经没有差别。
这些诗句通常只有两句,具有对仗、工整的特点,所以称作“对联”。又因为给春节使用,所以又叫“春联”。
春联真正在民间普及开来,据说跟朱元璋有关。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庆祝伟业,不但要求在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上张贴春联,还要求朝中官员不论大小,都必须在自家大门上张贴春联。经过朱元璋的推广,张贴春联的习俗很快在民间盛行起来,直到延续至今,已成为春节最有说服力的文化象征。
春节里如果看不到春联,肯定不是完整的春节。
正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雅兴促成了春联的形成,因此,每一副春联的内容除过具有喜庆、祥和的元素之外,格调高雅,寓意美好,也是春联的重要特征。
在文人士大夫的影响下,古人对春联都喜欢亲力亲为,不但提笔亲自书写,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会斟字酌句地创作春联内容,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只为了得到一副有温度、有情感的春联,从而展现对春节的重视,对传统风俗的崇敬。
然而,时至今日,春联的形态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宁愿花几元钱购买一副印刷体春联,也不愿在自家门口张贴手写体春联,若由自己创作春联就更谈不上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来自多方面,总结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跟人们书法技艺的欠缺有关。
毛笔自秦朝被发明出来之后,即刻成为中国人唯一的书写工具,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几十年前它才被替代。
古人在日常生活里长期使用毛笔,很容易磨练出娴熟而精湛的书法技艺,若把古代读书人放在今天,完全是优秀的书法家,让他们提笔写一副春联不费吹灰之力。
现代绝大多数人不具备熟练使用毛笔的先天优势,甚至连正确执笔都不会,让写春联,岂不是强人所难。
即使一些人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想写春联也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写,如果无法去除心浮气躁,写出来的字肯定会走形,把这样的春联张贴在门口,岂不是给自己增加笑料。所以,一些会写的人也就失去了写的勇气,宁可花几元钱买一副印刷体,也不愿丢人。
其二,跟人们审美能力的下降有关。
现代人几乎是全民会写字,人们却不欢迎手写体春联,除过不会写之外,跟审美能力急速下降也脱离不了关系。
不可否认,印刷体春联色彩鲜艳,看起来喜气,并且字迹清晰工整,上面还有许多装饰图案,在视觉感受和装饰效果上确实很突出,普通大众看到这样的春联会觉得漂亮,自然会产生购买欲。
而手写体春联色彩比较单调,装饰效果不如印刷体,并且,如果字迹写得过于艺术化,容易让普通大众看不懂,所以,大众会对其不感冒。
但是,从文化价值和信息含量上来看,印刷体春联根本没办法跟手写体春联相比。印刷体春联是冰冷的机器批量复制而来,千篇一律。
手写春联毕竟是手工作业,是书法家或匠人一笔一画书写出来,具有唯一性,也有很强的真实感和仪式感,从字迹线条里,可以看出书写者的用笔习惯,传统功底的多寡,以及书写状态,还可以读出书写者的审美嗜好。手写体春联被书写者赋予了温度和灵魂,更像是作品而不是商品,若是出自名家之手,还具有收藏价值,这些都是印刷体春联根本比不了的。
现代人不愿意正视手写体春联的优势,看不到手写体春联背后的附加值,说到底还是审美能力不断下降所致。
其三,跟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有关。
比起过去,现代人对春节的期待感和仪式感明显降低了,过去,每到春节,人们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装扮社火、舞狮、扭秧歌,在爆竹声中,把年味烘托得很浓。而现在,几乎很难看到这些活动了,年味也随之淡了许多。
现代人因为生活节奏加快,逐渐失去了闲情逸致,对春节必备元素之一的春联,也会变得不那么在乎,不会再花过多时间和精力来求一副好联,抱着“将就着用”的态度随便买一副应付一下春节,春节过后,又得奔忙于生活中。
所以,一切以省事为目的,买印刷春联图省事,去饭店吃年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