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方知父母恩”年少时,不太理解,或者说不太能领悟这句话,直到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虽然我们从小就被长辈、被老师,被各种各样的渠道教育父母养育我们有多么不容易、我们要孝顺云云,但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总是苍白而无力,就像刀不扎在自己身上,自己感觉不到疼一样。年少的我们只知道父母是天、是地,是无论我们闯什么货都能包容我们的人,却无法切身体会父母的内心感受。
某天半夜睡觉的时候,一翻身,手没有摸到儿子,瞬间惊醒,睡意全无,脑子里一片空白,腾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借着月光,看到儿子趴在床尾,睡的均匀而绵长,一颗心才算落到了肚子里。
躺下之后,心跳久久不能平复,想起了小时候的那次逃跑经历。记忆中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吧,和现在的儿子差不多大,因为感冒了,需要打针。因为害怕,我就趁着父母装药,偷偷跑了出去。我家门前下一个小坡后,有一座空房子,我就藏在正房和耳房的那个拐角处,任凭父母怎么呼喊,就是不回答。我听着母亲的声音,远远地,一边走一边急急的喊,从我家开始先是往东,绕了一个大圈,最后才终于发现了我,却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紧紧的抱着我把我带回了家。
后来母亲每每讲起这件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当时是真害怕啊,怕你一时想不开跳井里。”我感觉特别好笑,问母亲:“我怎么可能跳井里呢?您怎么这么想啊?”母亲回答,当时也就一溜烟的功夫就没我的人影了,房前房后都找了,就是找不见,又觉得我不可能跑那么快,而井口又敞开着,吓得母亲赶紧猫着头看井底的情况,但是黑咕隆咚的一片,也看不清,心里就更着急了,唯恐我真的跳进去。我越想鼻子越酸涩,眼泪也夺眶而出,才终于体会到了母亲当年的感受,当时的母亲心里得有多着急啊,儿子是我的命,我也是母亲的命啊!
曾经看了好多期倪萍大姐主持的《等着我》,每次看每次哭到不能自已,父母为了找孩子,什么样的苦都能吃,什么样的罪都能受。等终于找到了自己念了几十年的孩子,抱过,哭过,心安了,却又经常选择放手。一对父母曾说,这么多年的找寻,从开始想要他回到自己身边,到后来,只是担心他是否在吃苦受罪、受虐待,只要他过的好,我们就好,非要逼着他在养父母和亲生父母之间做选择不是为难他吗?而我们又怎么舍得啊?多年的执念,在确认孩子没有过着不堪的生活后化成一声长长的叹息,却从来不曾计较如果不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奔波、找寻,自己完全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没有养过孩子的人,无法体会半夜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惊醒去摸孩子的心有余悸;没有养过孩子的人也体会不到父母对孩子那种想要放手又怕摔伤、想要握紧又怕窒息的矛盾心情;更体会不到孩子丢失后绵延没有尽头的痛。
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更多,没有最多,孩子是父母的软肋,也是父母的铠甲,能让硬朗的父亲化作绕指柔,俯首甘为孺子牛;也能让柔弱的母亲,扛起千斤重担,为母则强。
但是,父母也终有老去的一天。岁月如流水,悄然无声,却带走了父母的黑发,总是让我们在某一个瞬间,突然感受到父母的变化,他们的腰板不再挺直、肩膀不再宽厚,连眼神都开始变的混沌。
今年秋天的时候,正在准备下班的我,接到了父亲生病的消息,心里一下子堵的连呼吸都难受,想问问嫂子具体情况,嗓子却发不出声音,想用力说话,话还没说出来,眼泪却先流了下来,怎么可能呢?前两天回家不是还好好的吗?
紧赶慢赶到达医院后,恰好在电梯口看到了哥哥和父亲,当时看到父亲好好的在那儿站着,我还庆幸,这不没事儿吗?我快步走过去挽住父亲的胳膊,父亲却像不认识我似的盯着我问:你来干什么啊?我说:“我来看看你啊,没事吧”父亲摆摆手说:没事没事。
陪着父亲聊了一会儿后,却发现父亲一直在重复“没事、没事”等几句简单的话,稍微复杂点的话,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父亲甚至叫不出来我的名字,行动也变的迟缓。这个认知瞬间将我刚刚升腾起的喜悦一下子泼灭了,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山一样的父亲,曾经将我高高举起、给我依靠,现在不见了,我是他的小女儿啊,他连我都不记得了吗?心里堵的无处发泄,只是流泪,父亲只看着我重复“我没事、没事,你哭什么啊”。
我抬起头,努力的告诉自己,不哭不哭,至少父亲还活着,不是吗?却终究控制不住眼泪,只能转过身,捂住嘴巴,尽力不让自己哭出声音。
母亲赶来后,发型还是之前的发型,衣服还是之前的衣服,却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后来才知道是精神头不一样了,是那种失去重心、失去依靠的感觉,想哭又怕增加父亲的心理负担,不哭又无可发泄,种种复杂的情绪,让母亲的头发一夜之间白了好多。
死亡离我们很近,身边经常有人逝世;死亡又离我们很远,不是最亲近的人离开,我们无法感受到那种再也不能见的绝望和想留又留不住的无奈。
父亲这次生病,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父母老了,身体不再健康,疾病随时可能带走他们的生命。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和死亡之间隔着一层垫子,当父母离开的时候,你就直接坐在上面了。
与嫂子相比,我还是幸运的,虽然父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再也恢复不到之前的水平,但其他方面的情况尚可。嫂子的父亲却在一次车祸当中丧生,一辆电动车和一辆摩托车,生生将嫂子的父亲装成重伤,在医院抢救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走了。那个刚刚50岁的叔叔,每年秋天都会到我家帮忙收秋,尤其是今年父亲生病,更是在我家帮了好几天忙,如今说走就走了,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看着眼睛红肿的嫂子,还有头发乱蓬蓬的、声音沙哑的婶婶,想安慰她们,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在死亡面前,一切言语都变得苍白。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后,人生只剩归途。我们与父母的一生之约,悠长又短暂,我们总是以为来日方长,等我们长大了、挣钱了,就可以回报父母,却从不曾想过,父母能不能等到那一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是人世间最痛的痛。
常回家看看吧!
每天下班回去,你有多想抱抱自己的孩子,父母就有多想你。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有一双日夜盼望的父母,他们对你的盼望不因你年龄、阅历的增加而减少,只会随着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陪伴你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愈加迫切。
相较于优渥的物质,陪伴才是父母最想要的礼物,网上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和父母之间。
多回家陪陪父母吧!趁时光正好,趁父母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