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了,以为周日会有时间多写些字,可现实总是太“骨感”,还好我能坚持写读书笔记。
这本书读的不快,前面说的实质内容并不多,就像剥洋葱一样,作者层层递进的给我们分析我们心理上不容易改变的原因。因为心理的改变是不能要求速度的,是需要我们心理上真正了解,真正明白了,才愿意去做。
第五小节,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这小节分了三部分,先看见假设,再验证假设,最后让错误的假设倒塌。
看见内心的假设
前面心理免疫的X光片让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会做一些事情,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一些假设,我们为了不让那些假设发生,或为了让那些假设发生,我们才会去做一些行为。如果我们不通过写的方式明确这些假设的存在,我们是不知道潜意识里存在着那些假设。书里写卡尔.荣格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必须看清内心的假设,才能知道是什么在阻止我们的改变,我们才能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验证内心的假设
心理免疫的X光片帮助我们看到了潜意识里的假设,我们还需要针对我们发现的这些假设做一些新的行为,来测试这些假设。就像科学家一样,我们要验证这些假设对不对,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当我们进行验证,做一些新的行为时,就正在突破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我们会得到一些和之前不一样的新经验,新感悟,而改变也是在这样的检验中一点点进行。
让错误的假设倒塌
我们针对潜意识里的假设做一些新行为时,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做出的新行为验证了我们的内心假设是对的,这样,我们不会去改变;而另一种是新行为验证了那些假设是错误的,我们做了这个行为,却并没有发生我们以为的假设结果,这样内心隐含的假设就松动了,新的行为带来的新结果会被我们整合到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中,最终改变这个系统,而之前的假设也会随之倒塌。
最后举个例子说明这三步要怎么进行。书里的艾米一直不敢在公司里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她想改变这个状态。首先,她填写了心理免疫的X光片,知道了自己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是自己认为,如果自己说的不好,会被别人嘲笑。这样她看见了自己的假设。
然后,她开始选择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上说出自己的意见。当她说出后,并没有人嘲笑她,甚至有时会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她验证了自己最初会被嘲笑的假设是不成立的。被别人肯定的新经验会让她体会到之前不发表意见时没有的感觉。这样,她之前错误的假设就会不成立,倒塌,她就会通过新经验建立起新的行为,她也完成了自己针对这个行为的改变。
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像书里说的,如果我们要学习游泳,既不能只在岸上熟读怎么学游泳的书,也不能要求自己一下子跳到深水区。改变也是如此,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同时要保证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可控性,如果我们通过新行为让自己的心理受到了伤害,那样改变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