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乐趣》:幸福需要参差多态


格格不入的人,面对一些人、一些事,会局促、会愤怒、会无奈、会焦躁,但往往不想解释、不想求助,因为没人懂。

王小波的杂文大胆犀利,虽然很多内容是在讽刺文革,但有的现象,如今也能见,也因此,让格格不入的人,感受到被理解。

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但看过关于文革的描述,已经觉得甚为恐怖。“文革”期间林彪、江青等极“左”分子,宣称“知识越多越反动”,把学者、专家等许多知识分子诬为“反动学术权威”,把成绩优秀的学生诬为“走白专道路”,废除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谈读书无用论,贻误一代人才的培养。

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剥夺学习的权利,等于剥夺人身自由,而最卑鄙在于他们还企图剥夺人的思想自由。

更可怕地是,在那个时期,很多人感受过思想带来的恐慌,就逆来顺受地任一群鸡鸭鹅在自己的思想里下蛋,大家不再渴求思想的乐趣,开始拒绝一切新奇。

王小波赞成英国哲学家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