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比燥热的六月更让人煎熬的,是无数考生和家长焦虑的心。高考季刚过,又即将迎来报考季,这一夜,又将有多少不眠的惴惴之心和殷切期盼,在等待那宣判命运的数字?
中国高考之残酷,可谓世界之最。学生紧张,家长焦虑。十二年寒窗苦读,如若不能金榜题名,仿佛前半生就白活了,后半生也不会好过。中国家长对高考之重视,早已超过他们自认为的程度。无论家长学历如何,经历怎样,无疑都将高考视为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因素。有些家长受过良好教育,思想开明,观念开放,他们知道,能够获得幸福与快乐,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然而当面临成绩,高考等事件时,他们无法继续淡定,往往被周围紧张的环境裹挟着,陷入自我折磨与折磨孩子的深渊无法自拔。
中国孩子在如此的教育体制下更是承受着无法想象的痛苦与压力。孩子们从小往往被教育着要听话、懂事、成绩好,这样才能获得父母与旁人的爱。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多种多样的个性被压抑,被套进同一套应试教育、同一套考试体系的模型里成长。著名心理学家费罗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动力之一。而中国孩子的攻击性被严重压制。我们眼里的好孩子,是听话的、懂事的、心无旁骛只会学习的。这种生存力被压抑了,创造性与活力同时也被压抑了。孩子们或者转而向内攻击自己,缺乏自信、自卑自责,严重就会抑郁,甚至自杀;或者将这种攻击性向外攻击父母,转化为叛逆行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高考都会有孩子自杀,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叛逆期特别长,而且怎么样都不会听话。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自我价值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于自我,一种来源于他人及他人的评价。自我价值来源于自我的人,他们充满自信,健康活泼,他们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从自我的感受出发,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可贵,也能看到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自我价值来源于他人的人则一切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而构建,他们对他人予取予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取悦他人上,而一旦不优秀、不听话、不懂事,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可爱了,会失去他人的爱。中国的孩子的自我价值多数则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从而迷失了自我。
著名哲学家罗素有句名言“须知参差不齐,才是幸福的本源”。意思可以理解为,我们要承认每个人的差异性,尊重每个人的天性,并珍视它、发展它,这才是幸福的本源。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爱他本身,并不是爱他的成绩与听话。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每个思想都有闪光的地方,并不必千篇一律,追求同样的优秀。王小波也是这句话的拥护者,他崇尚思想的自由,相信知识的美好。他说,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兴趣。人就应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这就是灌药丸子。他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
环顾周围,那些成功人士、那些幸福人士,他们真的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吗?实则未必,每个成功人士都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他们向内追求价值且充满自信。每个幸福满满的人也未必功成名就,他们只是有丰富的心灵,充实的情感,用爱与这个世界做了链接。
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启示我们要找到自我,认识自我。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诚然,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参差多态”并不意味着可以服从人性的弱点恣意而为。找到你的跑道,并在你的人生跑道上奋力狂奔,无需左顾右盼,更不能止步不前,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