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自由,最根本不是财富,财富只是工具,我们要的自由,本质是时间的自主权。”
前段时间,闺蜜按家人的意愿顺利的考取了公务员,成为体制内的一员。她去报到的那天,发来一些单位安排的住房照片,布局上和大学宿舍无异,需要爬上爬下,唯一的变化是从四人间变成了一人间。我们两个互相调侃,她说自己守着笼子抱着铁饭碗,等着哪天跑路,我回了一句:那我就等着上天给个机会踹我一脚。
没错,我们都被困在当下了,又不舍得放弃部分安全感。
于是,我找了几个放弃部分安全感去创业的朋友聊,发现大家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去年认识的那三个合伙创业的姑娘,如今已清算资产分道扬镳,着实可惜。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失败背后的一个很尴尬的共性,就是绝对多数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没弄清楚。最好的例子就是“财务自由”这四个字。
我们一生在做的所有事,都在消耗只去不回的时间。如果你做的事能让你有所收获,那么你付出的时间可以视作“被出售”了。我们每个人做的所有奋斗的本质,都是让自己出售的时间单价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打工者会盯着升职加薪四个字不放的原因,因为升职加薪是最简单直接的提高时间单价的方式。
然而财务自由的本质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工薪阶级即便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带来一些诸如资历和水平的附加值,得到一些表面上的薪资涨幅,可本质上这些涨幅也不过就是涵盖了通货膨胀和整体行业变化而来的水涨船高,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有的人受不了这种守株待兔式的薪资上浮,要么跳槽要么创业,却始终没有想明白“自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从一个坑挪到了另一个坑。
想办法把原来一份的时间,卖出更多份,才是提高时间单价最彻底的方式。谈及此处,不得不聊聊各种中介和平台服务商,他们是最典型的把自己的时间卖出了很多份,甚至不需要卖自己时间的人,只需要在自己建立起来的平台上看着别人卖时间抽水,比如备受诟病的百度搜索排名、广受赞誉的思微创投空间、各种培训和出国留学机构,还有之前火了一阵子的3W咖啡,它们都是利用平台,整合资源,对接需求方和被需求方,让他们自行交易自己的时间,却把平台本身的价值最大化变现。
怎样才算自由的生活?我也没找到好的样本,但我知道梳理好头脑比盲目行动重要的多,风凉话让别人去说,我们还有正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