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祠内,眼前豁然开朗,好大的一块祠地。之前只是听说过望丛祠,甚至都听成了“望崇寺”。为了逛得有目地性和有些收获,从门外就开始进行拍摄记录,毕竟我对望丛祠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都不得而知,于是边开始查资料、边游玩。
据资料记载,望丛祠其实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蜀王,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
进大门就目及了“望丛祠”三个大字,好些人在那里拍照留念。左右两边有两个卖糖画的商贩,相比在其他地方到处都可以看到的商业气息这里好像弱了很多,只有他们两个。习惯性的我顺势从右手边的圆形门走了进去。
进到里面便看到一大块的荷塘,没有了荷花,满池的荷叶绿意盎然,尽管也有枯萎了的那么几片,丝毫不影响游人们对荷的爱恋。旁边两个老人正谈论着前段时间这里荷花的美丽,听得出来这里满池荷花时游人如织的场景。
祠里面有很多的休闲亭子和可以休息坐的椅子、凳子。这里不收门票,应该是很多郫县人或者附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里面还可以划船,一阵阵嬉笑声在荷塘后面的湖水上空回荡。
资料记载殿宇陵墓之间,临水就势建有“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有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葱葱。我顺着石头铺成的小路走在绿阴深处着实享受了被绿植包裹的惬意,一声声鸟鸣穿梭在古柏之上。
因为时遇双节,祠里也到处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更加多了几分节日的气氛。
走在林荫小径深处,听到了从另一个方向传来的戏曲声。循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我好奇地循声而去。走过一个较宽较高的台阶,那里是丛帝陵。然后下台阶顺着插满红旗的路走过去 ,台子上四个演员正在表演川剧。台下坐满了戏迷,几乎都是老年人,当然周围也站着一些像我一样闲逛的客人。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现实中听、看川剧表演。以前都是在电影电视里看过,对戏曲一窍不通,不过听着腔调还是蛮舒服的毕竟里面夹杂有不是唱腔的川话,蛮亲切的也不知道他们唱的或者演的是哪一部戏曲。只是后来在欣赏书画展的地方充电时听工作人员讲,他们唱戏的都是专业演员,每天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
听着曲调,继续前行。资料记载,望丛祠建筑风格不同于一般祠庙。原祠是按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规划而建,祠门不是单开单向,没有大门,而是对称地开为东西二门,两门之间,直接照壁,照壁正北三个石刻涂金大字就是进门就可以看到的“望丛祠”三个大字。
据说祠内的园林,完全是按照望帝教民务农、丛帝率民治水之意修建的,精心安排了楼台亭阁,布局也小巧别致。特别是池中的水是岷江活水,更为祠堂增色不少。
相传,贤明能干的古蜀国望帝杜宇,亲自带领百姓与毒蛇猛兽搏斗,披荆斩棘向大自然开战,教民务农,生活逐渐好转,人口兴旺起来。但成都平原地势较低,一遇大雨泛滥成灾。为了除水患,杜宇带领百姓挖山劈石,使岷江水绕过了平原向东流去,减轻了水患对成都平原的威胁。杜宇还命丞相鳖灵去疏通了巫峡。鳖灵治水有功,望帝社宇把王位禅让给他,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就自称为了丛帝。
令我惊讶的是这里还有玉器博物馆,走进去各种玉器琳琅满目,幽深的过道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顿时觉得这里应该是处处有故事。没有讲解员,没有商人吆喝,都是游人来去自由的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