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出太阳,风刮的呼呼的。
临晚下起了毛毛细雨,寒意无孔不入。
想到先生一会儿要过来吃饭,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碰巧在公寓楼下接到他的电话,他刚停好车。
于是,几天未见的我们如同一对分别许久的情侣,他接过我手上的东西揽着我一起进了电梯。
一路上有说有笑,俨然没有以前在家的“剑拔弩张与冰冷无趣”!
或许陪读的这段时间正好检验和考验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近乎平淡如水、左手握右手的日常渐渐有了回温。
每个礼拜他会抽一天时间过来看看我,每天至少保证两通嘘寒问暖的电话。
而我也在他和女儿陷入僵局的亲子关系中,积极扮演着和局的角色。
原来大半年父女俩一个不想喊爸爸一个不想答应,如今在我的调和下,女儿每天下自习后会主动打个电话给爸爸。
先生也会在电话中叮嘱她早点睡穿暖和点,每周五晚上他像往常一样接女儿回家。
一家三口的亲子关系慢慢开始破冰,三个人都在互相适应对方,成长的蜕变开始一点点显露出来。
先生打下手,不到一个小时,三菜一汤上桌。
捧起饭碗,我笑着说这是我本周最像样的一顿饭。
先生也笑着点头附和道,谁不是呢??
开饭前先生主动给女儿盛了一碗汤放旁边,让我在她进家前给她热下。说今天外面冷,喝碗丝瓜蛋汤既不长肉还保暖。
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他会在大冬天把女儿的“狗头帽”藏怀里,自己站在校门口冻得瑟瑟发抖,看见女儿出来,赶紧掏出来将她裹得严严实实。
如果女儿能早点懂事些,就能体会老父亲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