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旧柜子,放满了我从初中到大学的一些东西,我伸手翻了翻,书上的灰尘迎面扑来,因为没有及时躲闪,灰进了鼻子,我转过身打了个喷嚏。
随后拿起一本铺满薄薄的灰的笔记本,粗略的看了几页,年少时的一些零碎记忆浮现在脑海,像电影片段一样飞快的闪过,几秒后又被拉回了现实,也不得不感慨,原来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
(1)歌词
歌本,其实就是抄满歌词的笔记本。
对于90后的同学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初中那会,最喜欢的就是精心挑一本笔记本,然后贴满喜欢的明星,或者当时的热剧的贴纸,或者是自己非主流的大头贴。然后拿给同学,每人帮忙抄一首歌曲,在结尾还会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比如“祝你越来越漂亮”“祝你早日找到你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那些简单的祝福如今看来有些幼稚,但那时确实是一种潮流。也正因为有抄歌词这样的做法,那时流行的歌曲的词到现在都还记得。现在不一样了,因为过多的依赖手机,所以很多歌都只会唱高潮部分。
其实,有些时候抄歌词也并非单纯的抄歌词,偶尔也会有男生女生,打着抄歌词的名义用歌曲悄悄表白,有些话有些情不用明说,歌词里都能意会,这也许就是青春期懵懂却又纯真的爱吧。
(2)读物
放下歌本,我又往柜子里翻了翻,几本《读者》《青年文摘》静静的躺在那里。
高中那会的自己,因为初中时候生病休过学,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总是闷闷不乐的。除了周末跟同一个县的朋友去玩,剩下的时间总是喜欢一个人。
学校是寄宿制,除了周末其余时间一律不得出校。校内有个不是很大的书店,却有很多种类的书,比较多的类型还是老板为了迎合学生口味而卖的青春读物。
某天的体育课,老师让自由活动,我就远离玩耍的同学独自一人坐在离操场不远的草地上发呆。过了一会儿,一本《阿衰》出现在了我眼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同村一起去市里读书的小妹妹。
“姐,看这个开心一点!”
我笑笑伸手接过书。
“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
“我没啥事,就想静静的坐一会儿。”我回答。
“不要一个人坐着嘛,去和你们班同学玩。”
我笑着点了点头。
她又随便寒暄了几句,然后挽着她朋友的手走向体育场了。我抬起手上的《阿衰》,心间一股暖意涌了上来。
后来,我开始喜欢和同桌的小姑娘讲话。我们成了好朋友,不过我那时的性格仍然有点孤僻。
同桌的小姑娘和大多数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样超级喜欢看言情小说。周末休息,那她周五晚就会买好一本小说,洗漱完毕就开始看,等宿舍熄灯了,她就躲在被窝里打着台灯继续“奋战”,等第二天问她,她说昨晚看到4点,一本小说都看完了,脸上满满的成就感。看完小说的她最喜欢的就是一到体育课就拉着我要给我讲那些小说的桥段,而我总是不能耐心的听完,她就假装生气的说“那以后你给我讲你的那些故事,我也不认真听了。”然后没有办法,我只能继续听她讲那些言情小说的故事。
慢慢的,我也喜欢去买读物了。不过买的比较多的还是《读者》《青年文摘》《漫画派对》《格言》这类杂志。对了,还有《啊衰》也买了很多本。毕业时候,我把十多本《阿衰》带回老家,后面被侄女侄子们拿着去看了,现在家里一本也没找到了。
(3)读书
因为最近在练普通话,想着在家里翻翻有没有能用得上的书,翻着翻着翻到一本《绕口令》,突然有点纳闷自己什么时候买的,看到书里夹着张纸条,打开以后看到上面简短的 写着两行字:“亲,这个是送你的书,假期好好看,不可以拒收哦~”突然才想起,那是大学同学ZY在大二送我的书。因为那会我总是嚷嚷着要做一个主持人,做一个播音员,虽然那会儿我前后鼻音不分,说话还小声。
只是有一次和ZY坐一起聊天,谈到理想和以后想做的事情,我就提了一句想做播音员。没想到我随口提的事情却被她记得好好的,还给我送了书,除了《绕口令》还有一本《朗读指导与作品精选》。
后来,我也买了一本书回赠与她。
看到这两本书,我突然更加想练好普通话了,梦想的路上有人支持,真是难得的幸运呢。
除了这些比较专业的书,大学那会也会买一些刘同的书看,《谁的青春不迷茫》无疑是最值得一提的。看了书,好像也找到了一些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又或者说青春这条路上,其实我们从不孤单。
那会,也喜欢有事没事去图书馆借书。尤其是看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以后,查了俞敏洪这个人的事迹:大学四年至少读了400本书,我大受触动,于是开始了图书馆借书读书之路。不过根据我的读书记录来看,大学那会我只读了50多本书。
高中延续到大学,我还在买的青春读物只有《青年文摘》,到了毕业的时候桌上堆了20多本,本打算送人,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但是却始终没人要,我只能和那些不要的书一起送楼下收废纸的阿姨。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从歌本到青春读物再到专业书籍,这一切伴随着时间一起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到成熟。
褪去一身稚气的我们,长大成人,也注定要去面对生活的风雨,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但从小到大,这一路也许我们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