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泡在研究性格的领域里学习,从生命密码,性格密码到性格色彩还有最近的DISC的人际关系课程,都在探索着自己的性格和行为究竟是如何养成的,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种行为倾向,原来都有依据可以寻找。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关于孩子性格养成的一个话题,仅代表自己的一些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说,人一出生性格就定了,基因遗传,随父母,在这里,我想说不一定哦。在Semmi的性格密码解读里,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回归原生家庭去探索,去研究人行为思想的惯性是怎么形成的,也就一定的程度上行为了所谓的性格。举例说一下,一对双胞胎姐妹,同年同月同日生,同样的基因,但因生长的环境不同,后天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也截然不同。孩子从0-1这个阶段细微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映入眼里的最多的就是父母,1岁以后开始模仿,模仿着养育人的行为,说话的语气,做事的风格.......慢慢地到了3岁左右,就有了很明显的性格特征形成。大家都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都这样经历过来呢?
我相信大家也听说过这样的一句民间话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向我们说明了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在3岁,从三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虽然也有部分案例是向我们说明,成年后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但是行为方式和性格在一定的程度上比较根深。最近我在学习DISC的人际关系敏感度上,也有了不同的体会领悟,行为是有倾向性的,这是原先固有的,通过学习,剖析自己,深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行为倾向后,经过刻意练习去改变去避免。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性格,如果我们真的想给以孩子种子一个好的性格,先去了解自己,做到掌控自己的主人,在生活里慢慢去培养孩子,把一些好的行为方式注入给孩子,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才会形成一个好的性格和行为倾向。
父母永远都是孩子们最为重要的人,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赶紧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抓住关键期,去好好影响孩子吧,这样孩子才能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成长,形成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