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进军电信领域之前的6个月里,每天晚上入睡前,会扪心自问:动机至善了吗?私心无吗?是为了获得喝彩吗?是为了沽名钓誉吗?没有一点儿留名青史的私心吗?为国民谋利的动机真的纯粹吗?不断反复确认自己的真实动机。
最近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做一件事总是不能持久,只有三分钟热度,因为我用的都是利己之心。我的出发点是让自己好过一点,然而我又发现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也挺满足的,还那么累那么拼干嘛呢?此外,因为是从利己之心出发,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斤斤计较得失,本来一件事情一开始是很有动力和热情的,但一看到好像眼下没拿到什么好处,付出比收获多,于是,热情就消退了,动力就没了。
稻盛和夫一开始创办京都陶瓷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技术问世,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在第三年遭遇了年轻员工的反叛之后,他开始反思,并意识到:经营企业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技术人员个人的浪漫理想的话,那么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以牺牲员工为代价的繁荣。企业经营最基本的目的,必须长期的守护员工及时家人的生活,必须是为大家谋幸福。后来,他觉得这还不够,他觉得,作为社会一员,应该具备崇高的使命,而这一使命值得其倾注毕生的精力,即“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为从利己之心变成了利他之心,所以在做很多事情和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他就少了很多内心的计较干扰,不再患得患失,变得更纯粹。如此一来,决定做出后的执行路上即使困难重重,想的也就是怎么去克服,而不是轻易调转船头,大事就这样一件一件的做出来了。
再反观自己,作为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持证者,其实一直有很多机会去实践自己所学、支持他人,但每次还没出发,或者是在一些小小的实践过程中,脑子里就会有个声音跳出来:要是支持不了岂不是很丢人?我这样做对方会怎么评价?……利他的心一直没有被唤发出来,所以前进的道路只能走得很慢很慢。
然而,老师也说了,好好爱自己,就是为民除害。我们给不出自己没有的东西。当下,我需要做的是从潜意识里的受害者角色里走出来,带着觉察,不苛责自己,继续学习,慢慢实践。
以利己之心判断和行动,会带来失败和痛苦;以利他之心判断和行动,会带来成功和幸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