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的。但是南宋灭亡以后,宋词也就没落了。元朝的文人骚客没有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宋词,而是另辟蹊径开创了元曲。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形的出现,难道是因为元朝文人的文学底蕴不如宋朝,还是元朝文人没有深入掌握填词的规律或者是其他原因所致?就艺术性和文学性来说元曲和宋词进行比较那个的高度要高一些?
这是个“说来话长”的题目。
首先,“元曲”,是“中国元代杂剧、南戏、散曲的通称”,题主说的,很可能只是“散曲”。若如此,便不可对“元曲”一概而论。
其次,清赵翼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先秦有《诗》有楚辞,然后是汉赋,魏晋是骈文,唐宋有诗词有散文,然后有元曲,时代递进,体裁翻新,各领风骚,很难以“后不如前”概括之。
再次,“元曲”,如果确仅指“散曲”的话,也不是突兀地产生于“元”,而是中唐之后便露“端倪”。随着唐宋“白话古文”的兴起,“散曲”的产生,既是文学文本表达上的“革新”,也是文学平民化的体现。
学界大多将“元曲”中的戏剧,分为“北方杂剧”和“南戏”两类,其基本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唯杂剧一般一本四折,一折一个宫调,不相重复,分末、旦、净三类角色,全剧只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南戏则由若干“出”组成,数目不定,曲词宫调亦无规定,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均可歌唱,还可对唱、合唱等等。
元代杂剧和南戏之艺术水准及成就,足可傲视世界。比如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就早了莎士比亚300年。
说回到“元曲”中的“散曲”。
中唐以后,文人们“争奇斗艳”,也不断创新,于是逐渐形成了“别是一家”的新诗体——长短句歌词。
两宋时期,此类诗体,经体式规范,进一步得到了高度发展,产生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长短句词人”。
此过程中,特别是宋金对立时期,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慢慢融汇于中原的歌词之中。
至金末元初,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基本形成了,这就是当时流传于北方地区的“散曲”,亦称“北曲”。
“散曲”或曰“北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单曲”,或称为“只曲”。大多是原来流行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句调长短不齐,但有一定腔调。其与“词”之不同,先是在于用韵加密,几乎句句均要押韵;其是在于“平、上、去”三声互叶,不如诗词平仄韵一般不能通押;再是没有双调或三叠、四叠的调;最后是可以在本调之外加“衬字”。
大学文学专业讲“散曲”,往往会举以下两首为例。张可久《金华山中》:“金华洞冷,铁笛风生。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钟嗣成《失题》:“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此两首“散曲”,皆依《醉太平》调,但前一首仅八句四十五字;后一首,虽同调,但加了“衬字”,增至六十五字,“味道”也就完全不同了。
“套数”,沿于“宫调”,是由两首以上“宫调”之曲相连而成的“组曲”,一般均有“尾声”,且要一韵到底。其“宫调”即可同一,亦可变换;句数也可任意增加。就是说,虽有“格律”,但相当灵活。
“套数”中,成就最高者当属关汉卿。
要说的是,除去“小令”和“套数”之外,还有一种出于中间的“带过曲”,如“骂玉郎”带“采茶歌”、“雁儿落”带“得胜令”等等,亦不详述。
“散曲”,最初主要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后来发展为咏史、抒怀、歌唱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也有揭露重大社会现象的作品,例如马致远的《借马》、刘时中的《上高监司》、睢景臣的《高祖还乡》等等,不仅极具时代特色,亦有较高艺术水准。
目前可考的“散曲”作者,有200多人;今存“小令”3800多首,“套数”450多套。
一般将“元曲”创作分为前后期。
前期著名者,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卢挚、贯云石等。后期,以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张养浩、刘时中等著称。前期作品,多朴实无华,语辞本色。后期,则辞藻清丽,感情浓厚。
前期,举马致远的《天净沙》为例:“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后期,举张养浩之《山坡羊》为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足见,“元曲”,包括其中的“散曲”,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最高水平,完全可以称得上与唐诗、宋词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