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代币的原因,对币乎的评论是片面的
币乎上线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最一开始有太多的文章分析了币乎的模式,前景,方案,等等。很多文章只片面的强调了币乎的优点,有意忽略了币乎的缺点。这大概和币乎自带的token模式有关,人们在涉及的自己利益的时候更多的会选择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这个方面说,有代币的模式确实是成功的模式)。
币乎 名字的含义很明确,要做币圈的知乎,但是早期的运营模式和知乎却完全不同。
币乎和知乎运营前期的区别
早期的知乎内测的时候是严格控制用户数量的。对用户的选择非常谨慎,只有业界的专家能够发表各自专业的文章,目的就是保证知乎文章的质量,来确保知乎的权威性。等到后期基本确定了知乎权威性之后,才慢慢放开注册的。
币乎文章质量不高的原因
反观币乎,不仅一开始就开放注册,而且利用注册送代币和奖励邀请的模式推波助澜。使得注册人数很快的急剧增加。这个方法有利有弊,如果从确保币乎权威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模式不可取。
开放注册和奖励邀请过来的用户良莠不齐,不能否认很多有真材实料的大牛加入了,但是更多的是想要浑水摸鱼的羊毛党加入,甚至有更多的机器人账号。这些机器人账号除了第一时间抢点赞之外基本什么都不做。所以导致不管是不是有质量的文章,下面的评论都是一些”互赞,互粉,以及牛头不对马嘴的评论。
----------------------------
币乎后面要怎么做
从上线开始,币乎团队一直在做各种调整。有的调整很好,比如上热门的规则之类的,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但是后期如果要改变产品的调性的话必须还要有更多的壮士断臂的调整和升级。
首先是对产品的战略考虑: 币乎的口号是好文有好报,其实可以看出团队对产品关注的重点是收益。怎么给写文章的作者带来相应的回报是团队的目标。其实我觉得这个目标是有问题的,大家都知道只关心收入的人往往收入不会很好,只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才是正解。收入只是事情做好了之后的附带品。
所以币乎团队应该考虑把注意力放到怎么扶持更多的业界大牛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怎么把这些文章推广到更多的人看见。
这样才能不会迷失当初做这个产品的初心。真正做到好文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