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少爷的剑》有感
恩一头怨一头,天老地死复何求,劝君莫轻生,冥冥成败仅风流。
一柄长剑直戳入地,一场对决利落潇洒。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霜寒十九洲。
电影开篇,荡气回肠的吟诵让我又回到那个古龙专属的江湖世界,书生剑气,义字行天下,愁字伴终生。
愁苍生,愁不足,愁知己,愁无敌,愁声名,愁其一生,至死方休。
剑神三少爷不如古龙笔下小李飞刀,盗帅他们有名,他写于古龙自认为名声所累,探寻不到之前洒脱的自我,挣扎于此,为之疯魔。
原著通篇看下去很累,那种累哪怕有无限的酣畅淋漓、意随字出的武打描写,也掩盖不住 。
剧情一层层剖开,高潮迭起,悬念丛生,人物性格立体多面,剧情不停反转,到了最后一刻,你以为你得到了真相,却是下一个阴谋的开始。
合上书,你发现这本书既写了你真实的生活,也写了你梦想的生活,前者是你想摆脱而不能的,后者是你想得到而不能的,唯一的共同点则是,两者都是悲哀的。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原著,不同人物的价值观不停碰撞,熟对熟过,让人为之怅然,不断思索想象中的那个快意恩仇潇洒快活的江湖是否真的没有忧愁……
慕容秋娣:太阳本来就是高高在上,供万人敬仰,你非要把它拉下来,受这污秽不堪的泥泞!我由着你不幸福,你由着我不快活,谢晓峰,你到底要我怎样?!
谢晓峰:他已经归隐山林,为何还要赶尽杀绝?
燕十三: 也许他并不想杀人,他杀人,是因为他没有选择的馀地。一个人到了江湖,有时做很多事都是身不由主的,杀人也一样!
电影开始,冰冻的河,阴暗的天空,桥上的白衣剑客,远处看热闹的人群,梦中的江湖,自此展开。
后面燕十三和慕容秋荻的那场对手戏里,慕容一个眼神,四个属下和竹叶青纷纷退下,一瞬间便让人体味到语落剑起的江湖豪迈。
古龙笔下生花,多是写意,美哉惜哉,美在不可言说的写意,也可惜在不可表现的写意。
电影里的打斗,我最喜欢燕和慕容的那场:慕容意在探寻燕的深浅,燕怜惜慕容的娇美,二人都有所保留。打到酣处,人随剑动,美人持剑,连杀手燕十三也少了几分杀意,两人倒像是情人之间绵绵情意的舞动。
还有燕十三乘船过绿水湖,上神剑山庄,风景很好,正是武侠风格。
然后呢?抱歉!没有了。
原著里最后决战中燕十三终于使出了「夺命十三剑」的代表着「死」第十五式时,因为救过谢晓峰而心生善念,蓦然收剑,却无法控制「第十五剑」的威力,同时为了毁了这「第十五剑」,刺穿自己的咽喉。
燕十三在剑锋割断他咽喉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里已不再有恐惧。
在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变得清澈而空明。形势的急转令人瞠目结舌,当谢晓峰茫然的站在燕十三的尸体面前时,读者何尝不是?
这是一场胜者并非生者的决战:燕十三为了斩除“十五式”这条用自己的心血培养出来的毒龙,最终,死在自己的剑下;他是不愿意让这一招只会带来死亡的魔剑留在这世界上。他终究还不是一个被狂热蒙住了心的人,他的确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剑客。
那一战,燕十三虽死了,谢晓峰却败了……
这些是古龙笔下的暗潮涌动,很遗憾,在电影里,我没看到,我只看到了琼瑶式的儿女情长。
没了古龙的“剑道”,燕谢两人亦敌亦友的相知相惜,慕容的得不到毁之无惜,小弟对父亲的尊敬恨意交叉……原著写的落拓,电影拍的宏大,在我心里却是落了下乘。
写在后面的话:看电影的时候,整个电影院只有两个女生,其他的人应该都是和我一样来追寻情怀,初中课余时间全靠它们来陪我。因为是尔冬升导演的,必须要说这部电影除了武打和何润东、江一燕的演技,其他全部一无是处!但是徐克、尔冬升下次联手,我依然会看,我也推荐你们去看这部《三少爷》。因为他们是尔冬升徐克,中国最好的武侠影片缔造者之二,再烂也是比那些哗众取宠的作品强出一百个《三少爷》。
一部好的作品,不是向你灌输创作人的思想,而是让你看过以后会想点什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