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番外——外面那么乱,我打造了一个拒绝手机入内的避难所

阅读

几年前,在《朗读者》节目中,听董卿姐姐说:我一直保持睡前一个小时的阅读,卧室里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手机。

那是我第一次,听人提起这样的做法。心中满是钦佩。

但知行合一,总是困难重重。

直到前段时间,我坐在书桌前,时而沉思,眉头禁皱,时而为妙手偶得的文章,手舞足蹈,我沉浸在这个理想的天地,灵魂安于一隅,自在逍遥。

突然,一个想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果我不把手机带进书房和卧室,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受干扰地享受更多的宁静。

仔细回想,手机无处不在时,自己被干扰,一拿起便忍不住刷刷朋友圈,短视频,看看自己的爱豆等等,一看一时半会停不下来。

时常感觉自己像一个傀儡,被操控而无觉知。

想挣扎,却无法自拔。

《掌控习惯》中有提到,如果想改变一种坏习惯,最好的方式便是切断诱惑源。

想起以往种种,我不禁拍手叫绝,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多年前种下的种子,在这一刹那开了花。

开出了花

自那以后,我便从心里上划了一道清晰的界限。

手机可以玩,但仅限于客厅。

如若手机带进卧室和书房,也只能用来写作。

睡前阅读的习惯也自然而然养成,因为除了看书我啥也干不了,迫不得已只能看书。

我太珍惜独属于书房和卧室的宁静,所以这样的改变,太简单,至今也不曾违背约定。

原来真正理解后,是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

也许看到这,有人会赞叹,真自律啊!

可人类的一切行为在最本质上的动力来自于趋利避害 ,个人是否拥有自制力,在于他对于趋利避害后的衡量。

而这只是我自身深刻地体验到利弊,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