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印度电影在教育以及女性自我觉知、自我成长系列中演绎了多部优秀影片。其中2018年的《嗝嗝老师》就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影片。《嗝嗝老师》的明线看似是感化后进生的故事,其实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有关于自我成长与自我疗愈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奈娜就在寻找工作,而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但是奈娜从小患有妥瑞氏症(抽搐症),也就是精神会不受控制以至于嘴里会一直发出类似于打嗝的怪声。而正因为此,奈娜被十八所学校拒之门外。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考取了双硕士学位并一直企图证明自己。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当第一位校长拒绝她时,奈娜转问到:你们之前了解妥瑞氏症吗?我既然可以教你们了解这个病为何不能教孩子们?而当另一位校长建议奈娜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而换工作时,奈娜又回击到:这所学校更应该换校长。
这时的奈娜虽然表面自信阳光、风趣幽默,但是她的心被刺所包围。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抨击每一个对她有质疑、歧视她的人。也会不停的企图证明自己,让家人尤其是父亲认可自己。
这时镜头一转,影片追溯到奈娜小时候。原来小时候的奈娜因为抽搐症不停的被同学嘲笑、模仿,也因为不能控制打嗝在课堂上被老师责罚。以至于被无数的学校要求退学,他的父亲也因此与母亲争吵企图说服母亲送她去特殊学校。这时的奈娜一边听着父母因为自己争吵流下伤心的的眼泪,一边朝自己的口中塞入大量的卫生纸企图停止打嗝。此刻奈娜开始自我怀疑甚至在内心中充满了羞辱感。
直到她来到圣诺特克斯中学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校长。这位校长告诉了所有人教育的真谛: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得到同样的教育!
自此,奈娜励志成为这样的老师,用爱去接纳。
很多年后,奈娜终于因为机缘巧合重返圣诺特克斯中学,成为一名中学老师。但重回学校的激动还未褪去,她就发现自己所在的9F班其实是一个“问题学生”班级,这个班级中的14名学生其实是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但因为政府的教育政策这些孩子来到了贵族学校,但是却因为贫富差距在这里处处受排挤(印度的各级种性制度划分非常严格)孩子们起初也试图证明自己,但是同学与老师的态度让他们变得自暴自弃、叛逆、捣蛋,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气走了好几任老师。而在奈娜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学生们就用很多恶作剧的方式企图气走奈娜,他们打赌、编歌、恶搞……
而这一切行为其实是在自我怀疑后的另一种表现——与权威对抗,可以说这些孩子也是另一群奈娜。
直到有一天9F班因为恶作剧太大而惊动了校长,原本校长打算给9F班全体停课,可是奈娜主动顶锅,把责任都拦在了自己的身上。这也是影响这些孩子的第一步:建立关系。就是让孩子们觉得原来我们是被关注的,也是被关心的。
奈娜因为顶锅,和校长打赌:如果期末考试9F班不能全部及格就主动辞职。回到班级以后,奈娜告诉孩子们如果愿意留下来继续学习就在第二天早上来教室,如若不愿意可以不来。这是第二步:把选择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几天后奈娜走访了14名孩子的家庭并拜访了他们的父母。第二天她用独特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发现自我的优点,这也是第三步:树立信心。奈娜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原来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只要潜心学习,我可以做到很好。加下来就是第四步:直面内心恐惧,找出阻力。奈娜带着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恐惧,叠成纸飞机放飞。与自己的阻力说再见,这时孩子们的心理也被种下了一颗颗的种子——那就是我不再畏惧。
这时的奈娜也开始逐渐的与自己和解,在放飞孩子们的恐惧的同时,她也在自我疗愈,也在一步步的放下自己的恐惧。
而这时奈娜与父亲的关系也在变化着,其实从影片一开始观众就会发现,他们父女俩的关系非常紧张。父亲一直企图给予,帮奈娜点菜,帮她找工作。奈娜的父亲也像很多父亲一样固执的认为给予就是爱。但是奈娜并不这样认为。她需要的是被接受——被父亲接受她的抽搐病。父女的关系也在奈娜弟弟的生日那天变得紧张。
最终9F班的孩子们还是被停课了。奈娜伤心又失落,没想到全班孩子找到奈娜集体“表白”,而这一幕刚好也被奈娜的父亲所看见。他被深深的触动,他终于明白奈娜所做的一切是多么有意义,也从这开始他认可并接纳了奈娜,也从这一刻起真正了解了女儿。
奈娜因为自我的接纳,内在的成长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9F班的孩子们和自己的父亲,还有学校的同事瓦迪阿老师。起初瓦迪阿老师对于奈娜不屑一顾,多次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可当他看到9F班的转变其实他内心是害怕的,他害怕学校原本的平衡被这些“差生”打破,于是他希望这些孩子被学校永远的开除。但是当他被奈娜所感动后,瓦迪阿的生命状态也被奈娜做激活,他敢于承担,也开始用爱来承载教育,变成了一位有良知的老师。
奈娜与自我和解,她因为教育而治愈了自己的伤痛,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她的爱也影响了片中的所有人。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就想奈娜所说的一样:普通的教师,只会教书。优秀的老师,教你做人。而伟大的老师,会让你知道教师的真谛。但是,还有一些老师,会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开创我们的人生。
这部影片也教会我:接纳、认可与爱!看到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也看到他背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