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是个小学老师。在我眼里,我妈一直是理性且包容的。直到今天。
表姐为了怀孕,来我的城市做了前期手术,我去探望的时候,她全身插满了管子,我看得触目惊心,遂给我妈打电话谈及此事。
明明我表达的是对生育的恐惧,没想到我妈却以此为切入点,对我进行了连番洗脑式轰炸教育。
清了清嗓子,她开始铺垫:
妹妹,我问你哈,你是不想生,还是有困难?
出于对我妈的深刻信任,我实话实说:
不想生啊!不是跟你说过了么!
她开始循循善诱:
你记不记得我那个同学啊,她女儿在美国,几年都不回来,她老公还在上班,每天就一个人待着,身体又不好,唉。。。
我瞬间明白这是在刻画我老年的悲惨生活。我说妈,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几年你不是还羡慕人家女儿那么能干,怎么,现在一退休没事干了,就觉得儿女还是在身边好。难不成你是觉得儿女就该二十岁的时候走得越远越好,给爸妈撑够脸面,年纪再大点,就该回来侍奉父母,反正该挣的门面都已经挣到了?
我妈赶紧说,哎呀也不是这个意思。。。
我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了,没想到她又起了一个话头:
我那天看电视剧啊,剧里的一对夫妻也是不要孩子,后来年纪大了,男的就想要了,但是女的又生不出来了,那个男的就去外边生了一个。。。
我冷哼一声:
哟,这怕是有家产要继承吧,反正我们家可没什么家产。。。
我妈还不甘心,竟然放了大招:
你要实在不想自己生,要不就让你哥嫂子再生一个,你抱回去养?
我听见这句差点没背过气去。完全无法相信我一直认为通情达理的我妈,居然说出这种没脑子的话,敢情她以前面对分歧的时候,不过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装出一副理解我的样子?
我严厉批评了我妈,但从她的反应来看,她也只是屈服而已——我并没有真正说服她。
两代人的鸿沟,说大,真是很大的。
最初跟我妈表示丁克意愿的时候,我妈虽多少有点不情愿,但还是表示了理解。现在看来,不过是缓兵之计,她或许早就觉得,再过一两年,我就会改变想法。
没想到一两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有变化,这一两年间周围的亲戚朋友又有不少要孩子的,刺激之下,我妈终于坐不住了,被压抑的想法一提溜全冒了出来。
然而我完全不能理解,我妈既有孙子,为什么还想让我生孩子?
这不理解的深度,大概就跟她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一样吧。
理解既然无法达成,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各退一步,尊重彼此的选择吧。
但中国式家长,是没有什么界限感可言的。照我妈今天的表现,我对她能持之以恒地对我的决定表示尊重毫无信心。
我一向视自己为冷血,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坚决拒绝任何情感绑架。
因为父母喜欢而生个孩子,因为父母需要而迁居家乡,凡此种种,我是断断不会做的。
这些在西方文化里早已不存在的矛盾,在中国却仍是严重的问题,严重到常常要蚕食掉一个人的未来。
在我身边,就有不少因为父母的强烈意愿,而选择留在家乡,或者最终回到家乡的例子。
最近的例子,是老公的一个同事,二十几岁的男生,从加拿大留学回来,有钱有能力,想留在国外生活,其母却以断绝母子关系相逼,硬是让他回了国。
一个大男生,实在是委屈不过,有段日子,每天上班时都要躲到厕所里哭一回。
生而为人,有能力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却为情感所绑架,眼睁睁看着自己想要的未来就在那里,却永远遥不可及。
当然,站在父母的角度,想要儿女按照他们的期待去生活,可能也是过不去的坎。这是道无解的题。
唯愿我们的文明,也能发展到完全尊重个体生命选择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