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陈述观点
今日感悟:在家里,我很烦妈妈教育我时,总是出现类似别人家的孩子都怎么怎么样,我一直没做过什么,从没体谅过她之类的话语,我知道大多这些时候她也是为了我找想,但这些“总是”“从来”“都”等的决定性用词有时候真的很伤我的心,而且令我很烦躁,于是我的逆反心理开始作祟,在她这样说我的时候我就偏要反着来,而且我会采取沉默的消极应对方式,导致了现在我和妈妈在交谈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我在于他人沟通出现问题,对方不肯让步时,我也会像妈妈一样使用一些绝对性的词语,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沟通最后大多都变味了,要么变成了争吵,要么就是不了了之。现在客观的来看,对方听了我的这些词语,肯定和我对妈妈的感觉是十之八九的相似了。读了第七章的陈述观点,我明白了在沟通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尤其是在关键对话中我们要尤其注意自己的措辞,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为事实,实事求是地从事实出发,然后再真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真态度,这样才会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把“全部”“肯定”的这些主观性的词语让“我个人认为”“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这些委婉谦虚的表述代替,那么对方自然能感受到你的目的是想要解决问题,而非宣泄情绪。
2.陈述态度
今日感悟:大多数人陈述观点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1.过于软弱式2.过于强硬式3.不卑不亢式
第一种,过于软弱式,这种表达方式来源于你对自己的不自信或者对自己观点的不自信,思考一下,你对自己的观点都不肯定,在讨论敏感话题时,对方又怎么相信你所说的呢,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过于强硬式,即你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我们知道,关键对话是存在高风险的,且双方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把自己的观点强行输入,就说明你在对话中不仅没有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而且根本没有将对方的观点放在眼里,所以,你觉得对方会接受你的想法吗?
第三种,不卑不亢式,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种方式才是陈述事实以及表述自己观点的最恰当方式,但是我们往往在行动时就会出现第一二种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表达时不卑不亢呢?
首先,我们要建立起自信,对自己的观点是肯定的,其次,我们要懂得谦虚,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考虑不周之处,并不是完美的,但一定要诚恳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还是需要技巧的,我们要勇于分享敏感信息,相信自己,让对方放松,坦诚相对,这样也有助于我们的表达。
3.关键词:实践与应用
今日感悟:前面两个关键词都是我读了第七章以后提取出来的,而感悟也是自己通过阅读与平时自己与他人相处沟通时的总结。
第三个关键词“实践与应用”是我看《关键对话》到现在认为最需要的。我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自己平时沟通表达进行了反思,希望自己在学习完了理论知识后,能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加油!!!fighting❤️
好文节选:
1.谦逊。自信并不等于狂傲或自大。对话高手既对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感到自信,同时又会意识对方的看法也是有价值的。他们的谦逊之处在于,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理的拥有者,意识到无需时刻证明自己的正确。他们的观点只是展开对话的一个起点,而不是无法更改的判决。尽管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很自信,但并不排斥这样的观点,即了解新的信息有可能帮助他们改变初衷。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但会积极陈述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会鼓励对方这样做。
2.学会从事实出发。要想成功说出内心想法而不招致对方的反感,你应当引导对方了解你的行为模式,让他们从头至尾地了解你分析问题的思路,且不是从行为结果出发的。你应当以事实为基础,并告诉他你由此得出的结论,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只有这样做,当你谈起自己的主观结论时,对方才会充分理解。也就是说,你必须先罗列事实,然后提出看法,同时要注意你的陈述方式,表明这只是一种你的看法而不是确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