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擦亮,刘爹请来了几个表亲吃早饭。几个亲戚一边吃饭一边研究着找刘积林的方案,他们很快有了分工,他们把碗往桌子中间一推,捋着袖子,往手心吐了口水,一边搓一边往院外走,他们像是去下地干活一样开始去找人。
大家始终相信两个孩子没有走远,没有出峨山村,他们在村子里分头寻找,在马路上边走边喊刘积林的名字。一个亲戚听一个放牛的老头儿说,前些天在山上见过两个孩子烤土豆。于是他爬上了老峨山,像个老猎人一样在山里转悠大半天,找到了一处灰堆,他蹲在地上摸了一把灰,又发现十米远外拉的一个屎堆,已经毛茸茸的生了霉;还有一个亲戚听人说两个孩子常在寺庙混,于是把村里大小寺庙包括土地庙跑了一趟。一直到天黑,刘积林他爹回到家,亲戚们也陆陆续续回到刘家,身心疲惫地向刘爹汇报一天的成果。他们觉得人没有找到,不好意思再留下吃晚饭,寒暄了几句宽慰话,各自散去。
第三天早上,刘爹也不再过问抽风小子他爹,他组织了更大的寻人队伍。他有一句没一句地对等早饭的亲戚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抽风小子一定是受了他爹的影响,刘积林那样乖的孩子,一定是被抽风那小子带坏了的,他说两个孩子出走一定是抽风小子的馊主意,他说那小子将来一定会和他爹一样。峨山村的乡邻们像开社员大会一样闹闹哄哄地在刘家济济一堂,刘爹给他们挨个儿赔笑散烟。乡邻两三人一伍,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从刘家屋后的山道爬上了老峨山主脉,然后又分头从山背支脉奔下去。剩下的人,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路,或山路或马路,沿着绵亘的老峨山山脚向远处找去,有人顺着大路身不由己地走到了街上,也有人像游击队员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了起来。
抽风小子他爹头一天晚上输了钱,一直心情不佳,。早上起来时还没有找人的打算,还琢磨着今天努一把力赢回来,等他来到村里小卖铺子时,店老板赵大富告诉他今天恐怕人不够,有两人被刘老汉请去找刘积林了和他儿子了。抽风小子他爹这时候才想起儿子已经出走三天了,他左右一想,想到了万一,也开始坐不住了。毕竟这事说起来他也有一半的义务,他也开始去请人找人,结果跑了大半个村才知道,除了几个腿脚不利索和下雨不知道进屋的老人外,其他人都被刘家叫去了,最后只找到几个说不上亲的亲戚,漫山遍野地去找了几圈,几个亲戚到天黑也不见有人回来。
刘积林和抽风小子出走第四天,他们就像明星一样在小镇一夜蹿红了。据说像这样轰动的事件在小镇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了,有个老头子得意地说,上回还是国民党来的时候呢。
在峨山村尚第一回。
镇上男女老少都知道有两个孩子逃学离家出走了,他们吃饭拉屎吹牛聊天嗑瓜子打麻将嘴边总离不开这个话题,他们甚至像专家一样预测和分析着这两个孩子的命运。而这时候,镇上小学也放出话,他们不再接收这两个孩子。经过学校的几个领导反复研究决定,他们觉得这两个孩子不仅损害了学校的良好形象,更要命的是成绩差得要命,在平均成绩上注定了会拖班级的后腿。他们说,一所再好的学校,也不能有这样的害群之马,也经不起这样的学生抹黑。当时有人反对说两个孩子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马上又有人振振有辞地说,虽然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但他们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学校有权利维护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剥夺他们的权利。
在这一天,信心满满的乡亲不再说大话了,没有人再拍着胸口说绝对能找回两个孩子。他们从自己孩子那里得知抽风小子和刘积林是要去内蒙古,他们其中有些人出过远门,他们表现得很博学,他们其中有人说,指不定两个娃娃都跑到拉萨了。又有人说,慢也应该到成都了。
这时候的两个孩子,正躲在刘积林外婆家,坐在码得像阵地一样的床上,望着一台十四英寸橙子色的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挺着肚皮,依稀有些人的轮廓,人就像站在水中,不断地有波浪拍来。于是,屋子里布满了流水的声音。两个孩子眼睛鼓得大大的,被这副景象迷住了。刘积林的外婆开始以为两个孩子吃一顿饭睡一宿觉就会走,所以对两个孩子格外热情,盛饭时还特意在面碗底子给他们捂了两块肥膘肉。谁知道两个孩子一连住了几天,开口不提一个“走”字。刘积林的外婆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