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自己在生活中凡事尽可能地做的最好,尤其是在某一件自己特别想要做好的事上。而结果往往是,尽管花了大量的时间,尽了巨大的努力在最想做好的事情上,我们往往依旧还是做的不够好,想想自己有多少次在学校或者公司里想要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而不得的时候,就能体会到想做的更好有多困难了。
如果确实投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努力,绝大多数人也能变得优秀,成为处在一个团体里中上水平的位置的人,但是离我们所讲的出色乃至卓越,那顶尖的百分之一,还相差甚远。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相比普通人无法出彩的瓶颈无法突破,我们又总是能轻易地发现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找到身怀非凡技艺的不俗之人。
他们是天生比我们更聪明吗?真正的本质其实是,与其说他们天资超凡,不如说他们是刚好领悟到了干一件事最正确的方法。所以更关键的,其实是我们去学会该如何去做的更好的方法。
心理学上把人们的行为过程,按心理感受分成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三个区域。在舒适区里,我们处在熟悉的环境,做自己在行的事,因为很熟悉很习惯,所以我们会感到很自然,很舒适,很有安全感。在学习区,我们接触的是新的领域,会因为面对新颖陌生的事物,没有经验没有把握而感到挑战和压力,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认识或经验,一步一步艰难地寻找解决办法而不至于遭受重大挫败。相比之下,恐慌区里我们面对的情境是大多是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或者一直就是我们本身极为不擅长的事,比如公共场合演讲,让许多人都感到害怕,原因是公共演讲的机会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多,因此我们所积累的经验和经历也稀缺。处在恐慌区的我们就会因为完全没有底气而感到恐慌,甚至是极度焦虑,这样的情绪自然地会使得我们想极力逃避这样的处境。
三个区域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很容易理解。当我们在舒适区里做事的时候,往往能够轻松应对,轻车熟路并且结果还不会太差,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时,当我们感觉不到环境给我们造成压力的时候,就很难会有强烈地想要去改变的欲望。因此在舒适区可能会很安逸,可因为没有挑战和磨练,我们同时也悄悄地停止了成长,甚至更严重结果:退化成除了该领域的事,其它的已经都不会了。相对的,恐慌区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因完成陌生而不知所措的恐惧除了让我们本能地想逃避这种不适,对我们也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学习区和前面两者不同,当我们处在一个并不是完全熟悉却又有能力勉强应对的情境的时候,在每次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积累新的经验,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在成长。
这就是学习区的概念,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持续不断地成长强大,就要让自己处在学习区当中,既不是安稳不变的舒适区,也不是让人完全不知所措的恐慌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学习一门新技艺,无论是什么,不管是一种乐器,还是一门外语,或者是一门手艺,在刚开始入门的学习阶段,每天我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但是很遗憾,这样的令人欣喜的成长速度并不能持续很久,随着进一步的学习,特别是当我们跨越入门,在该领域具有一定水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进步变得越来越困难了。究其本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会被迫面对各种各样意料不到的状况,不断应付和解决,积累经验,从而获得成长。道理很简单,当一个开车的人遇到所有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后,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当我们遇到的情形不再是意想不到的时候,我们就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了,也就处在了舒适区。可是,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很多,真正具有不俗驾驶技术的能在特殊时候表现出精湛技艺的却很少,譬如在狭小的窄路两车相遇而过的时候,或者遇到恰好能停下车而几乎没有多余空间的十分窄的车位的时候。当一个人学会了开车并且知道了基本的交通规则以后,他还会努力去提升自己的驾驶技术吗?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每次开车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主动去想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因此驾驶技术几乎不会有所提升。毕竟当我们的驾驶技术已经能满足日常需要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还要去更精准地操作车子,做的像一个专业的特技驾驶员那样的程度呢?当我们已经可以做的不错的时候,就不会去想怎么再做提升,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做的更好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时间,可以被分为执行区和精进区。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时间,都会被安排在执行区。执行就是干活,我们都干活,干各种各样的,很多的活,并且还经常重复做,然而一天天过去,结果却是长进缓慢,甚至没有。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重复工作,日复一日,我们的工作效果和效率究竟怎么样呢?好像基本也没多大变化。那些出色的人却不同,他们的时间,分为精进区和执行区两部分。他们不仅仅只是执行完成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同时还会花另一部分时间,考虑怎么让自己能更高明地去完成这部分工作,包括怎么改进让任务所花的时间更短,或者考虑怎么做成果会更漂亮。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电脑,并且经常打字,但我们的打字速度好像并没有多少提升。可是如果一个每天打字的人每天还花一部分时间思考怎么才能让打字速度更快,我们不难想象,打字速度会越来越快,带来的是使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打字仅仅只是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各个方面进行精进呢?
当我们把自己的时间分为精进区和执行区的时候,一边执行,与此同时,一边改进执行,其实是在做什么工作?我们其实是把原本舒适区里的东西重新转变到了我们的学习区,主动把舒适区变成学习区,不满现状,追求更高的水准。这就是精进的秘诀。
更多文章,欢迎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