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晨读感悟】和孩子一起来发呆,是最好的“时间管理”启蒙课

李安是著名导演,同时也是著名的慢性子。李安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发呆。就是因为常发呆的“慢心态”,李安拍出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和李安的慢性子不同,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说时间管理,恨不得把24小时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塞的满满当当。且不说工作的八小时如何高效运作,就算在地铁里、公车上、等车、等人的三、五分钟里,很多人都在进行碎片化学习。

当一个人习惯了快节奏、高效率,带着这样的频率走进家门,就会习惯用同频的节奏来要求孩子——

“快点吃,上学要迟到了”“跑起来,电梯要走了”、“快上床,该睡觉了”

每天父母的感觉都像在打仗,可得到的反馈是孩子依然慢吞吞,好像一直在跟你对着干,好多妈妈抱怨“我家孩子就是个慢性子,做事情不紧不慢,急死人”。

其实,对于懵懂的孩子而言,“时间”、“快”与“慢”这些概念太抽象了,想要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首先需要做的是时间的启蒙。

001发呆,感受时间价值

有时间发呆的孩子,才更有创造性!

有一天吃完饭的时候,我看到小鱼儿拿着勺子杵在碗里,不吃也不动,不知道在想什么,我轻轻地叫了她一声“小鱼儿,你在干什么呢?”

“妈妈,我在发该(呆)。”小鱼儿笑笑,开始吃饭。

“刚才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小小,她今天上课的时候没好好听课,老师说她了”

小小是她的假想朋友,每天都会有许多来自小小的故事从小鱼儿嘴里蹦出来。这些故事来源于小鱼儿的生活,经过小鱼儿的想象,从她的嘴里讲出来。

小小的故事,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故事。而所有的这些故事都来自一个三岁孩子的想象,都是在她发呆后一股脑儿说出来的。

我们都诧异于小鱼儿的想象力,不得不说这些想象都是“发呆”的成果。那些静静地坐下来,让时间慢慢溜走的时刻,在孩子的脑子里,可能是最自由、最开心、最绚丽的幻想时刻。

这样的时刻,是无价的!

002数数,体会时间流逝

如果你正在忙,而孩子在旁边要你陪她,你常常对孩子说“等一下”,可孩子却一直纠缠,你知道吗?烦人的孩子对“等一下”是没有概念的,正确的表达姿势是“宝宝,等妈妈十下可以吗?现在请你从1开始,数到10,妈妈就来了。”

用数数的形式,孩子可以很好地体会“一段时间”的概念,比如“从1数到5,宝宝穿好袜子”,“从1数到20,妈妈躲起来宝宝来找”,都是很好的时间概念的传达。

003画画,动手做时间规划

上面的这张表格,是一个美国小朋友做的一天的时间规划,真的很棒!用画画的形式来引导孩子做出时间规划,提醒孩子哪些时间做哪些事情,从而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样的方法,非常值得推广。

偷偷告诉大家,这张图小鱼儿也画过,她自己安排的一天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想知道自己宝宝是怎么做自己的时间规划的,你也试试吧!

鱼儿妈说: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身不由己地忙碌着,在我们一味追求“碎片化、高效化”的过程中,请爸妈把焦虑的心慢慢放下,让孩子去体会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慢慢在时光中打磨成长,长成最美的样子!

7158-刘文娟-ACTIONCLUB知行乐-橙子学院码字岛第十四篇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不要轻易放弃一个每天都会想念的人,这样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 2.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
    曲歌阅读 531评论 1 4
  • 长时间纠结于某件事,要做还是不要做的时候,会消耗你行动的能量。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说明你战略出了问题,你需要重新...
    木华益阅读 857评论 2 3
  •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列出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的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 每日回顾、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
    dawn_晓阅读 353评论 0 2
  • 自己放自己的假期,火锅朋友一圈,吃到撑死了!
    被欺负的猫阅读 1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