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虹东:追梦的小才女——为弟子蔡梦洁的《追痕》文集而序
捧着我的弟子蔡梦洁的《追痕》文集,第一眼看见的是设计装帧精美的封面,用行草书写的“追痕”二字特别醒目,不禁使我联想到她的名字当中有一个“梦”字。名字是个追梦的名字,书名正印证了她在追梦的历程中,所留下的美丽而精致的痕迹,这痕迹是她用心智、用心血、用心力描绘出来的,正如雕塑家完成的一尊作品,正如画家完成的一幅画作,正如建筑师建成的一座大厦,更像她自己想成为作家梦想的圆梦。这就是她想成为作家迈出的坚实的第一步。以前,她天真地问我:“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作家?”我说:“不要让自己的思绪停下来,不要让自己的笔停下来,不断地写——写——写,你就成作家了。”她真的把我这句话听进了心里,装进了脑里,铭入了骨里,付诸于写作的实践中,短短的两年多来,一本选编了105篇精美文章,200多页的《追痕》就这样付梓面世了,真让老师我惊叹不已啊!
浏览了集子的目录,集子由“流连岁月”“心灵物语”“感悟世事”“感恩之心”“少年心韵”五编组成,感觉积淀厚实。大致翻阅了梦洁的所有文章,其实我是她每篇文章的第一读者,有些文章还不只才读一遍。她的文章里有一种非常人文的理念,如对自然的亲近,对动物的爱护,对家人的关爱,对师长的尊重,对同伴的呵护,都撒进了字里行间;她的写作材料均来源于她丰富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文章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均独具匠心;她的情感也十分丰富,细腻的情感,在文字间流淌着音韵,读起来感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
尤其要说的是她语言的运用,诗意的表达在每篇文章中都能寻到。如《茶马古道探奇》一文中的:“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映入我的眼帘,在山岩的缝隙中,不时有泉水冒出来,‘咕咕——咕——’像一架竖琴在弹奏着美妙的乐曲,真好听呀。嗨!我也来尝尝这国家二级饮用水的味道。我爬在泉眼边,狂饮起来,啊!一股清香甘甜的味道沁入肺腑,可比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可口多了。”多美妙的语言啊!还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又如,“站在山顶上,一眼望不到底,只看见白茫茫的雪,亮晶晶的冰。教练把滑雪杖横过来拿着,叫我抓捞,便飞快的带着我向下滑去,刚开始的雪道基本上已经是九十度垂直了,风在我耳边呼呼响着,滑雪板蹭下来的雪粉和冰渣不停地溅到我的身上,突然,教练一个急刹车滑雪板急速向左拐去,之后便慢慢停了下来。”(《亚布力冰雪行》)这样的动态描写令人如临其境。
其实,梦洁的写作成长经历也是很艰苦的,我知道她的双休日都有很多的特长训练安排,如钢琴课什么的等等,时间紧巴巴的,用在写作上的时间全靠“发扬钉子精神——挤”。因为她有梦,所以必须挤出时间,她的写作时间正如海绵里的水,得到了她的充分利用。她除了把老师布置的大作文、周记、小练笔、寒暑假作文完成好以外,还经常自己命题写自己喜欢的内容,所以才积淀了这么多篇什,才有那么多的个性化创新表达。
梦洁担任过我们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二小学精葵花文学社的两届副社长和《精葵花》文学杂志的学生编辑,在文学历练过程中,经历过“山重水覆疑无路”的苦恼,也经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惬意,但她力求做得最精彩。我记得,她的大多数习作获得的都是A++的特优评价,甚至A+++的特特优,在班级里,在文学社里,处于领军地位,引领了其他文学社员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起到了标杆作用。在首届和第二届精葵花文学社“星级阳光小作家”评选中,她都获得了“五星级阳光小作家”称号。我们文学社的发展壮大,硕果累累,里面饱含着她的心血和智慧。
说实话,我是在工作20几年后,才出了书,而梦洁在12岁时就有了自己这样成功的文集,就做成了这样美好的梦,实属了不起,令人刮目相看!我从这本书上看到了她未来的辉煌!
我真诚地祝福我的弟子梦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以后的写作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欢歌笑语。把这本书作为一个新的里程碑,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让这梦痕延伸到永远。愿梦洁的美“梦”酣畅不醒,愿梦洁的“追痕”深深,愿梦洁的“追痕”图案精彩,愿梦洁的“追痕”曲折生动。这是老师的期盼,15年后,我们再来看梦洁的“梦”——可能是90后作家群里的一员。
由于时间匆匆,不容啰嗦。仅此为序。
2009年7月1日于《精葵花教育文学》杂志社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