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选择独身的人越来越多,这似乎是一个潮流。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现今20岁以上的独身人士超过2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选择独身。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变化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选择独身?这个话题太大,我想先用根探针扎进去,然后再展开思考。这篇文张呢,就描述一下这个探针。这个思维实验的探针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独身,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当年对婚姻就十分踌躇。他在1838年夏末,利用自己研究的科学方法,分别在19页羊皮纸上详细列举出赞成和反对结婚的数个理由,比如说在赞成结婚的理由中,达尔文列举出了如下条目:
孩子(如果上帝愿意的话);
一生的伴侣(老年时的朋友,谁会对一个人感兴趣呢);
无论如何比狗更好;
家庭,有人照料房子;
美妙的音乐、与女性聊天……
关于不结婚的理由,达尔文列举出了如下内容:
可以自由前往任何喜欢去的地方;
可以前往俱乐部与聪明男人交谈;
不用被迫去访问亲属,不必耽于琐事;
晚上甚至不能读书……
达尔文与身为医生和金融家的父亲罗伯特逐条进行讨论。之后,达尔文终于说服了自己,与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姐喜结连理。
达尔文在怎么作婚姻的决策呢?他试着给不同的选择确定价值,依靠的是理性。我们知道,人有时候理性,有时候感性,但人的大多数决策,都是基于理性的。我们从统计的角度来看,选择独身的人越来越多,也是一个理性的结果。
前面定义了探针,现在就把这根探针扎进问题:为什么说独身,是越来越多现代人理性的的选择呢?因为现代人的选择越越来越多、越来越自由。这种情况下,相比于选择更有限的生活,理性人更倾向于选择单身,这背后有着经济学的逻辑发挥作用。
由于现代生活选择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的自由,很多人到了相应的年龄之后都已经对生活做出了一定的选择——他们选择晚上和朋友畅谈、选择周末与驴友远足、选择闲暇在家静静读书等等。换句话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起过往更多地基于自己的选择。一般人应该会同意,更多基于自己选择的生活的价值,高于更少基于自己选择的生活的价值。
而结婚,和配偶一起生活,自己的生活就会面临着改变,对现有生活的价值评估就会转变为对结束独身的成本评估,我们说这是选择结婚的机会成本。过去,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价值评估一般低于婚姻带来的价值,所以也就结婚了;但现在,情况慢慢变得不同——人们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价值评估开始渐渐高于婚姻带来的价值。婚姻生活里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陪伴消除孤独感,而现代人的“购物列表”里有了更多可替代的“商品”,这导致价值的天平由婚姻的生活方式倒向其他生活方式。
利用这个探针,我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其实你也可以试着用其他的探针来探一探这个问题,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探针呢?做个小小的思维练习吧。
奥卡姆的刀
失败的婚姻还不如独身,但是社会缺乏对独居者的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