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会有意地伤害孩子。但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父母难免遭遇情绪爆发的时刻,而此时,我们脱口而出的吼叫和充满愤怒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我们常常听到爸爸妈妈们这样说:
“今天我又对孩子发脾气了。怎么就忍不住了呢?”
“孩子没写完作业,我真是气糊涂了,抬手就打了他一顿。”
“老师打电活说孩子又打人了,气得我揍了他好几下屁股。”
当我们生气时,似乎没有什么比大吼一顿更痛快的事情了。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悔恨、内疚和自责。而这样的循环往复,正在消耗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最珍贵的亲情连结。
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要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它们伤害孩子。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在《父母的觉醒》一书中曾说过:我不需要成为完美父母,我可以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表达愤怒。问题是如何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表达愤怒,这需要方法,需要不断练习,就像学习一项乐器,从练习音阶开始,并且天天练习,然后,你就可以辨识简单的音调,随着练习的长度和频率不断增加,你就可以弹奏完整的曲子了。
今晚路泽辉老师会详细介绍父母的负面情绪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父母如何使用适当的技巧帮助自己在情绪失控前及时“刹车”,以及发脾气之后如何修复亲子关系。有三步:一说出自己当下的感受。二管好自己的嘴巴,暂时离开。三默念咒语。多多练习。如果事后要进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