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

作为老师,经常要思考学生要学什么比较好,什么样的方向比较有前途,有哪些资料比较好,等等一系列问题。

大学老师更是如此,没有高考约束,没有考试作为指导方向,要面向社会招聘去学习和指导,我们在问题经常想,经常有新的答案。

为了面向所有学生,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我们要安排好几条线路。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有以下学习方向:网络与实施方向、软件开发方向、设计类方向。

每个路线都有一定量的课程来支撑,看起来只要把课程学会,就能学会一个方向。这种想法是非常不靠谱的。

基本上大专的只有5个学期,剩下一个学期要实习。去头去尾,去掉周末寒暑假放假时间,能让他们学习的时间根本没多少。

如此分散的课程体系,如果全部平均发力去学,基本上啥也学不好,连皮毛都算不上。

在刚入学的时候,多利用网络、师兄师姐等各种渠道,尽量了解和确定自己学习方向,靠自己学是免不了的。

大学的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指引方向,有机会可以在你困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你一下,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学习。

什么都学,看起来是用功学习的好孩子,实际是效率很低。

因为你把所有时间精力都平均在各个科目上,那么没有多少时间,去培养自己的技能和专长。在毕业后,就会觉得这样子问题很严重。

早日确定自己学习方向,面向找工学习,企业需要啥技能,就拼命练习啥技能,这样的思路才是王道。

在大学一定要学会自学,没有人逼着你去学习,也不会有人帮你把知识点总结得非常细致再告诉你。

如果没有培养好自学的能力,那么大学里自然什么都学不好。

互联网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一定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培养好自己的网感,耐心学习互联网搜索技巧,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互联网来解决。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如果把自己全部时间精力都平均放在各个科目上,结果往往只能学好其中一两个,时间都被陷进去,不太够用。

早日意识到问题,争取早日可以把问题处理好。

以后的时间里,一定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解决自己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