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闲聊时,谈到某个孩子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虽然成绩不错,但却常有不好的心理,觉得自己长得不好,再努力也没用,自卑而又敏感,因为“容貌焦虑”负面情绪爆棚。我也曾有过容貌焦虑,焦虑时,自卑,自我价值感低,幸好心态相对积极。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对外貌开始焦虑了?在这个越来越重视颜值的时代,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都会接触来自不同渠道的审美标准。如果发现自己跟所谓的美不一致时,内心会存在疑惑或者受到更严重的影响。这也是现在整容低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到新闻中最小整容咨询者只有8岁!不少网友评论“8岁的孩子知道整形医院在哪吗?家长也有问题!” 越来越重视颜值的弊端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审美的扭曲,而这种错误的引导却是家长带给孩子的。这就是,有一种丑叫家长觉得你丑。与之相反的另外一种:只有家长觉得你美。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好看而自卑时,一句“你很漂亮。”其实很难压制住孩子内心自卑的小火苗。
你可能不知道,孩子们之间的评价远比你想象的影响要大。这就是“同侪压力”,意思是同辈朋友之间的影响力。
面对这些问题,积极的身体意识和身体自信对孩子的成长变得尤为重要。
身体自信教育一定要尽早!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身体有了初步的关注。小朋友在1岁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基本的了解。从5岁就会开始谈论有关身体的问题了。比如,“妈妈,我长得好看吗?”或者“妈妈,我为什么比小伙伴矮呀?”如果家长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身体自卑的想法。身体自卑会容易引起孩子的健康问题,例如患上饮食失调、情绪失调和焦虑的风险会更高。这样损坏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容易造成心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应该尽早对孩子进行身体的积极教育。
让孩子爱上自己身体
对孩子的身体自信教育不仅要早,还要对。让孩子爱上自己的身体,这些技能赶快get吧!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身体当孩子还是6个月大的宝宝时就可以教他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啦!包括宝宝的手、脚、手指、脚趾、鼻子和眼睛等。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通常在15到24个月大时开始认识镜子中的自己。你可以让孩子站在镜子前,对他说:“你的耳朵在哪里呀?”然后说:“你的小耳朵真神奇,它们能帮你听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在讨论生殖器官的时候也试着使用这些部位的正式名字。像‘嘘嘘’这样的委婉说法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
让孩子知道“美”不仅仅只有一种
当孩子说自己长得丑或者胖时,先不要急于反驳他。而是要让他知道美不是只有一种:眼睛大而有神是美,身材高挑是美,健康也是美。还要告诉他才思、智慧、创造力、勇气、运动能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或同情心等等都是美。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可以有成百上千种方法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这比让他觉得自己漂亮有更深远的影响。
你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
很多孩子会有外貌焦虑,不是因为自己不够美,而是因为完美主义在作祟。当一个人苛求完美时,他注定永远无法做到100%的接受自己。因为他总会找到让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对优点视而不见。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女孩子总是“美而不自知”。可以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脸和身体。虽然你长得可能很普通,但是你独一无二,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存在。
纠正孩子错误的信息
现在的孩子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上不正确的审美标准。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关于整容、减肥等错误信息。还可以告诉孩子,所有的身体都是美好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再用网络上的审美标准来要求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导致自卑、抑郁甚至通过极端的方式改变自己。
家长最需要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以身作则。但是,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不管是家长和孩子都是这个时代的一员,我们很难改变重视颜值的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体会到你有着正确的审美观、对身体及人格的自信。就像,当你换上一件新衣服或者穿上泳衣站到镜子面前对自己欣赏的眼光,孩子也会感觉得到。
总之,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父母多树正能量,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千万不要无限放大孩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