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来看这本书......)
今早送完孩子,潮湿闷热的空气让人烦躁得无处可逃。一头钻进路边一个西餐厅,点了一杯咖啡、一杯干姜水。喝着饮料看着书,一下子舒爽了。
最近看书有些着迷,今天想说说这本无意中碰到的 《非暴力沟通》。
【触动】
不知道别人在看到下面这些句子的时候,会怎么想:
1、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我们经常体会到“沟通是窗户”这个短语,有没有体会过“墙”?)
2、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自己还算能说清楚话, 说话已经很注意了。翻开之后发现,我错了......)
3、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 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条件反射式地”这几个字我觉得很巧,因为近期同时在看的另外一本书《慢思考》里正提到关于人的反射脑的内容。既然很多人都深入探讨了“反射”这个词,那么我们日常的一些行为,到底是“反射”,还是“有意识”呢?)
4、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
(我们有没有说过、听过这样话?)
5、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
(自己会不会有同样的情况?)
6、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略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不得不,必须,我得......此类词语起到了什么作用?)
7、 为什么我要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他跑到街上去。
(这种说法很常见,我自己也在用,有什么问题吗?)
8、她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回答说:‘这正是我建议你这样表达的原因’。
(我是不得已,也得负责任吗?)
9、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
(对哪些事情该有什么样的“责任意识”,我们有吗?)
10、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是吗?能做到吗?)
11、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评论,并反驳我们。
(事实好像经常如此..)
12、一旦我想为自己辩护或开脱,我就默认了自己有问题。
(这是否我们一边辩护一边觉得不安的原因?)
13、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和他过日子,就像对着一堵墙。
(这个形容词很形象?)
14、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是否羞于承认自己的期待,缺寄希望于用批评让对方幡然醒悟?)
15、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简直是个真理)
16、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造成不好的感受的原因到底是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实现,还是仅仅因为对方做或没做某件事情?)
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带入自己的说话方式,发现自己经常用书中说到的方式,也经常得到书里提到的反馈。
那到底是别人有问题还是我自己有问题?问题具体又是什么?如何解决?......
作者在引导我思考和不停的问问题。
脑子里出现的一连串问题吸引我继续看下去,并因此想到了一些场景:
【场景一---爱情】
两个情侣或者夫妻吵架了。
女人说“你让我很伤心”。---她表达了一种感受。
男人觉得“你让”这个词很刺耳。---他认为受到了指责。
在这件事情上,很多女人(包括我)估计都会觉得是男人的错-----是男人不够好才让女人伤心的。
但是这本书里提到的“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让我换了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那就是---女人需要首先对自己的“伤心”的情绪负责。
我通过以下步骤和例子来解释我的理解:
1、我很伤心---因为我需要你的关心而你没给我---因此我的伤心是因为你
这句话来看,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最初是“我需要”还是“你没做到”。
显而易见,是我先需要,然后你才没做到。然后我就伤心了。
根源在哪里---女人的需求。
一个人自己的需求引起的后果(即感受)首先应该由谁来负责?是自己还是他人?
2、都怪我轻信了你,才有了今天。
这句话来看,根源是什么,是“我相信”,“才”。
相信的主体是谁,自己还是对方?
谁需要对“相信”这个行为负责?我还是对方?
3、你让我太失望了!
这句话来看,谁失望?我。
为什么,因为“我”的希望没有达成。
谁的希望? 我的。
我对谁的希望?你。
那么“我对你的希望”的后果,到底应该是由我这个希望的发起人来承担,还是应该由被希望的那个人来承担?
......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可抗力和人身受控等特殊情况应该不在此列)
好比“买卖就没有伤害”:
不需要买房,中介小伙说得天花乱坠能推销给你一套房子吗?
不想要感情,平白无故就会相信某个人的甜言蜜语吗?
坚定的不想结婚,就有人逼得你结成了婚吗?
不想保住工作,就能忍得客户平白无故一顿骂吗?
因此不论外界如何,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最本源的那个需求和原因,而真正造成我们感受不好的,就是这些需求没有达到。这与对方是善是恶,配合亦或不配合,爱或者不爱你,欣不欣赏你,其实没有直接的关系。最根源最直接的关系,在自己。
认识到这个层面,首先把自己对自己的责任负担起来,才能不把所有情绪和感受像大山一样压到对方头上。才能做进一步客观的判断:
我能做什么?如何做?继续,还是放弃?继续需要怎样做?放弃需又需要做什么?
孩子尚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但是父母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过程。没有学会这一点的人,长大以后就会对情绪处理和看问题的角度产生问题,往往不能客观独立。成年后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加以改善。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巨婴?为何女人不能精神独立?为何会因为受挫而怨天尤人?等等的原因。
因此找到需求的根源,是控制自己情绪和改变自己看法的工具。当发现问题的本源是自己,就能把自己从一堆浑浊不清的思绪中剥离出来,站在自己的对面看自己。看清楚之后,再决定下一步能做什么。
在体会到“我的愤怒来源于我没有被实现的愿望”,那么接下来才能判断这个愿望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需要继续。如果需要放弃,会有什么影响?如果需要继续,需要什么方法。
【场景二---育儿】
我们希望孩子考一百分,没考100分我很失望。失望可能引发情绪,情绪可能引起语言暴力。
事情是这样的,但其实根源呢:
考100分是谁的愿望?我的。
这个愿望合理吗?
继续这个愿望?还是改变一个途径?
如果继续,用什么方法?
如果放弃,什么才是对孩子更好的?
我认为对孩子的“好”是否合理?
我是通过孩子的改变观察总结出来的“合理”,还是道听途说来的人云亦云?
......
我们之所以焦虑,无助,就是因为总是看不清这件事情与自己的真实关系,因此不停的质疑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抱怨别人“为何不那样做”。
事情与自己的真实关系,即自身最本源的需求。认清楚自己,才能理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判断如何面对这种关系。
自己和周围的关系,就如同数字。我们自身才是那个1,而他人,都是后面一个个的零。此时若没有0,1 不会倒下;如果出现了0,不论父母、配偶、孩子、同事、朋友,我们对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好的感受会心存感激,甚至感激自己的运气。
但如果把他人,不论父母、配偶、孩子、朋友等等当作人生的那个1,那么当TA 不能实现也无法对此负责的时候,1后面所有的0 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后来剩下的更多可能是怨恨、指责和伤害。
不光是行为,感受也是一样。先清理好自己,才能顾及到别人。因此:
我总希望他人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就要先照顾我的感受,是不是一种无礼的要求?
我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而一味的照顾他人,是不是一种勉为其难,会不会由此心生怨恨?
又或没有对“感受”的重视,完全按照某种标准去选择或者行动,最后会不会筋疲力尽?
那么什么才是最根源的---我的需求以及我的感受。
语言的使用处处体现着感受和情绪。而本书把对自己感受的认识和责任放在开篇的位置,就是先树立这个前提---“自己首先认识并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前提确立之后,再来讲具体的语言方法,最后才能达到一个美好的目标。
读书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很常见的关于沟通的培训中的一些说法,或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些培训所给出的方法往往都觉得没错,但少了些什么。
例如经常说的“沟通时要有同理心”,那是跳过自己直接说“对他人”应该怎样。没有处理好自己就去顾及别人,如何才能心甘情愿的去做呢?这个世界有无缘无故的爱和理解吗?如果有的话,又能持续多久呢?如果存在并持续,为什么人们会有那么多的怨言、争吵、痛苦 和互相伤害呢?
对比看来,本书中的方法,要比简单地说“要有同理心”、“要理解”、“要包容”等等拿一个目标当行为的方法,根源和具体许多:
1、双脚踏地,重视并认清自己。把自己对自己感受负的责任抗在肩上。
2、站稳之后,通过语言方法的改善,让自己既能承担责任,又具备一定的能力。
3、此时再考虑怎样才能帮助或者与他人一同分担一些东西:理解、沟通、影响......包括爱。
那或许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但也或许就是人成长的过程。
到底怎样?读读看吧,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收获。
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