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海门学习归来,我就接到了一个任务,要在学校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上一节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微课,时间二十分钟。
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我便开始思考起来。只有二十分钟,还要能够诠释出学生在共同体课堂中的最好的模样。该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呢?我满心踌躇着。忽然想起,在海门学习时,中南东洲国际学校的唐朝霞老师上的一节唐诗课《田园乐》。这节课堂中氤氲着唐诗的馨香、弥散着唐诗的曼妙,不要提学生了,也勾起了我心中对唐诗的万般情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于是,我便选择了教材中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杜甫写的《绝句》。
首先,我认认真真地进行了教材解读,这首诗是诗圣杜甫写的。诗圣杜甫生活在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经常发生战争,人民生活得非常痛苦,他的很多诗都是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而这首诗创作时,是在有名的战乱“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当时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听到了这个让人欣喜的好消息,再从窗外看到了草堂前迷人的景色,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作者愉快的心情。翠柳青天,黄鹂白鹭,雪岭帆船,色彩明丽,黄鹂鸣叫,鹭飞水响,声音悦耳,快意描摹中寄托了诗人的惬意愉悦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全诗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密码。诗歌的前两句色彩明艳,和谐如画,以“黄”衬“翠”,以“白”衬“青”,点缀出春天的浪漫与生机。色彩如此的丰富而热烈,可想而知,作者的心里该是怎样的快慰惬意。
后两句诗中动词的运用也是精准到位,比如一个“含”字,其实诗人是运用了古代园林艺术中常用的借景的手法,利用门窗等借景成画,远近不同的内外之景可以借此交流融合,由窗外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摄入门窗外的无边的大自然的风景。一个“泊”字,写出了战乱平息,交通恢复,船只由吴地驶到成都,静静地停在草堂门前的情景,但是在静景之外又写出了诗人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
所以整首诗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另外这首诗的写作顺序也富有变化,前两行诗句是由低到高、由近到远,错落有致,画面一下子舒展了许多,后两行诗句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诗人借窗观景,内外交流,小中见大,由窗中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有了西岭千秋雪和东吴万里船,境界更加阔远。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设计了这样两条问题,第一个是基础性的问题:“读一读,说一说:这首唐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第二条是朝向冲刺与挑战的问题:“想一想,议一议:这首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唐诗好在哪里?你发现这首唐诗的语言密码了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能够在讨论的基础上,通顺流畅、具体生动地说出古诗的意思。而第二个问题就有些难了,因为这带有一种鉴赏古诗的性质,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有点儿困难。但是,我想再难啃的骨头,只要一点儿一点儿去啃一啃,就一定能啃完。关于唐诗的奥秘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慢慢儿地带着学生去探寻,就一定能发现唐诗里曼妙的风景。学生在讨论中,一步步懂得了这首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不仅仅是诗中描绘的情景,还有更多诗中的语言密码,比如对仗工整、动静结合、顺序富于变化等等。
一课多得,只要孩子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坚信:积跬步,就可以至千里,积小流,就可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