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演讲像做菜,演讲者像厨师。
使用同样的食材时,米其林大厨和街边小饭馆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无论厨师做什么菜,他都要有食材。
我们做一次演讲,演讲的内容就好像食材,在准备期间你查阅的资料越多,你想讲述的内容越有用也就证明,你的食材越好。ok 你已经拥有了可以做出一份好菜的基础。假如你又想做好一次演讲,又没有好的内容。那么无论你拥有多少演讲技巧,都是徒劳的。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记得几年前,观看了一次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后,让我真正意义上对演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复看了好多遍,一边赞叹他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边想,什么时候我也可以拥有这样的能力。
我至今都能够流利的背诵出他当时演讲的开场白“过去二十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他其实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
一个好的开场是一次成功演讲的基础,因为这决定了百分之八十的受众是否愿意继续听你说话。而白岩松的开场我认为是“不谄媚的夸奖”。一方面,这句话表达了对耶鲁的认可,直接拉进了受众与演讲者的关系,消除了潜在敌意。很多时候,听众对演讲者都是有潜在敌意的,这种情绪来源于“我为什么要听你说”。这种潜在敌意往往在面对那些没有大咖光环傍身的演讲者身上时,更加明显。另外一方面,这句开场白为整场演讲定下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基调。
大家可以看一下他是如何把一个如此宏观的话题,讲述的生动形象。
其实呢,一个精妙的开头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而言,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如果没有如此精妙的开头,我们就一定演讲不好了嘛?
其实不是的,比如这位
“哇,演讲者现场换装?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美女?”这可能是很多受众心理面的第一感觉。那么接下来这种好奇会在潜意识里促使他们更认真的去听你接下来要讲什么。
我认为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出其不意」 技巧点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且与演讲主题关联性强。Cameron Russell这次演讲的题目是《外表不是全部》
当然了,这种方式并不是适合每一个演讲者,如果强行使用容易适得其反。因为,好奇这种感觉是介于无趣和惊吓之间的。
演讲视频链接:open.163.com/movie/2012/11/T/P/M8VTOCFFT_M8VTOF4TP.html
接下来说一个技术难度最低,而且最普遍的开头方式。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下意识的想了一下,今天自己到底有没有想呢?
其实,答案不重要,这个思考的过程很重要。因为你已经轻而易举的被演讲者拉进了她设定的情节当中。
如果你想了,ok 看看她接下来要怎么说。如果你没有想,那么心理会不会有点小得意呢?“我没想,我和别人不一样”
这种开场的技巧在于,开门见山的抛出一个大部分人会感兴趣的问题。那什么样的问题会让大部分人感兴趣呢?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例如对着一群渴望减肥的人说: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轮廓分明的样子?对着一群渴望升职的白领说:你想没想过自己成为领导是什么样?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第二就是,相对禁忌的话题。如果人类的猎奇心理可以发电的话,这个世界都不需要任何一部发电机了。拿捏好话题尺度,相对禁忌,又比较安全。比如Carin Bondar的这句话,“在座的各位今天有没有想到过性。”在公众场合,性是一个相对禁忌的话题。但是这句话本身,却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低俗、没有政治不正确等等。
第三就是,共鸣or思考。引起共鸣的方式是换位思考,引起思考的方式是切换角度。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切入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引起思考。
上述的这个方式是性价比最高的开场方式之一,比较适合即兴演讲或准备时间不充裕的演讲。而且这种方式的容错率很高,通用型也很高。
接下来说的这种,是我个人最喜欢用的一种。
如果你说,我既没有精妙的夸奖方式拉近距离(白岩松演讲),也没有创新的点子可以用于开场(Cameron Russell演讲),而且不了解受众群体,所以没法抛出一个很棒的话题那该怎么办??
那么,你就可以这样
「善意的自嘲」式开场
我们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所以在开场不妨去开涮一下自己。这种方式的开场与第一种方式的效果类似。
缺点这个东西就是这样,遮上了是胎记,漏出来是纹身。在开始的时候降低大家的预期,受众反而会有更多收获。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内容足够自信。而且能够拿捏好尺度。
接下来说一个加分题,并不适合大多数人用
「反抗式开场」
例如,希特勒演讲习惯性的迟到几分钟、让观众在等待中烦躁,去认真倾听内容,带着负面情绪挑刺。
以上就是我比较喜欢的几种开场方式,并不全面,但是胜在好用。
演讲开场的方式千千万万,勤加观察相信各位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开场。
以上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