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年少时常常读到这首诗,今天也会教孩子读这首杜牧的诗。
清明时节江南的雨非常的多,最近广州就一直下雨,由于广州气温比较高也常常看到没有带伞的人们漫步雨中。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今年的清明计划是要回家扫墓祭祖的,但今年的放假调整导致计划推翻,家里也只剩母亲一个人去给父亲和先辈们扫墓,原本这些事情都是男人去干得,由于兄弟几个都在各处为了生活而奔波现在变成母亲一个人去。
扫墓祭拜先人是一种家族的传承,很多时候没有后人的墓就慢慢没有了,年久失修慢慢被时光所掩盖,“尘归尘土归土”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回归和轮回。
清明扫墓祭祖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很多草呀,小树呀就慢慢将墓覆盖了,要将杂草树木全部清理打扫,才好进行祭拜。
小时候祖父一般都会提前带上我们兄弟几个,带上工具去清理一遍,先将杂草树木清理,再进行打扫,时间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我们兄弟几个放学在家,那时的我们不懂,现在长大了也会带孩子去,才明白在老人家心目中是希望我们替他记得这些家里的先祖们。
过年回家,家里靠近房子居住的地方墓全部都被推土机给推平了,母亲说政府还补了一些钱,是呀小时候路过这些地方是非常害怕的,现在都已经被新建的房子包围了成为居民区。
那时候祖父带我去过的部分先祖的墓也被归于土地中了。现在还能记得清明和冬至两个节都是祖母将祭拜的“三生”和一些纸钱,香烛鞭炮准备好,我和祖父就会出发去扫墓。
小时候很纳闷,为什么80多岁的老爷爷还能清晰的记得这些地方,他还能准确的找到这些地方。现在让我去也只能记得一个大概的位置。
昨天和母亲打电话,说最近家里气温也升了,菜园里的艾草已经长得不错了,估计过些日子就能吃上青团,吃青团也是清明节的南方的一种风俗习惯。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