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1刘然

一、课题 热的传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

2.金属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好,非金属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差

(二)过程与方法

1.进行不同材料的物体热传导性能的实验

2.分析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探究的态度和兴趣,以及善于质疑的态度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热在不同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材料物体的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

(二)教学难点:通过热传导的实验正确解释金属扶手的温度并不是比木板靠背的温度低。

四、教具

为学生准备:烧杯,热水,铁棒,木棒,秒表,实验记录单

教师用具:烧杯,热水,铁棒,铜棒,铝棒,塑料棒,木棒,玻璃棒,秒表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让学生来摸一下金属扶手和木板靠背,亲身体验摸金属扶手和木板靠背时不同的温度体会,引发学生思考。接着提问学生摸金属扶手和木板靠背为什么感受到的温度不同。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得出金属比木板温度低的结论,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进行验证。

(二)分组实验,思考体会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烧杯,热水,铁棒,木棒,秒表和实验记录单。在进行实验之前要跟学生明确实验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首先,要让小组成员一起作出预测,铁棒和木棒那个传热快,然后让学生用所提供的实验道具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热水,注意安全。同时做好实验记录,并通过实验思考为什么摸金属扶手和木板靠背时温度不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三)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分别让每个小组来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单,并让小组汇报员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预测,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每个小组展示完毕后,由剩下的其他小组的同学为这个小组提问题,这个小组成员进行回答。

所有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整理所有小组的实验结论。并得出金属比木头传热快的结论。然后让学生尝试解释为什么摸金属扶手和摸木板靠背的温度不同。最后得出由于金属传热快所以会把手上的热量迅速传走,手就感觉很凉,而木头传热慢,所以手上的热量没有传的那么快,就不会感觉那么凉。让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这个问题。

(四)师生实验,深入探究

教师展示玻璃棒、木棒、铁棒、铝棒、铜棒,让学生来分类,得出这些小棒是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然后让学生预测这几种小棒传热的快慢。然后教师进行实验并找学生来做帮手一起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通过这个实验得出金属材料的物体比非金属材料的物体传热快。也就是导热性能更好。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来分享本节课你都学到的知识和收获,教师在进行总结。由于金属比非金属传热快,所以我们在摸金属时,热量被迅速传走,手感觉是凉的,而相反的在摸非金属时,由于他们传热慢,所以感觉并没有很凉。最后再像学生提问金属的传热速度都是一样的吗?课下思考并上网查阅资料,下一节课在课上分享并做实验验证。

六、板书设计

热的传导

金属的导热性比非金属的导热性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学背景分析: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情境时,已经具备一些经验基础,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现象有...
    郭雅静2016阅读 641评论 0 1
  • 1.课程名称:对迷思概念——“放在同一张椅子的木板靠背和金属扶手,金属扶手的温度比靠背更低”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 ...
    日华690阅读 334评论 0 1
  • 教学设计方案 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速率不同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粒子模型内容,并能找出支持粒子模型的依据:...
    姜_152b阅读 351评论 0 0
  •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
    王胜男_阅读 337评论 0 0
  • 《有趣的热传导》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以“同一椅子的木板靠背和金属扶手,金属扶手的温度比木板靠背...
    林琪琪7阅读 50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