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夜

立秋后这几天,比正儿八经的夏天还热。

晚上七八点走在马路上,热气密密实实地蒸腾着,从地面、从空中、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暴露在外的皮肤能感到如被火气熏烤般的真实热度。

选择在这个点出来散步的人,怕是得不到一丝凉风。也有好去处。

进地铁,穿过通道,转到安检口,连接处有一个小拐弯。弯道里,冷气已然很足,是个纳凉的好地方。两边贴墙坐着五位老人,各自带了小马扎,旁若无人地小声闲聊着。行人来来往往,互不影响。

几十分钟舒适凉爽的车程后,出站已经9点。步出站台,热气依旧翻滚着,仿佛从地下汩汩流出,在路灯的映照下,愈发嚣张。

这条路隔几十米设有一个垃圾桶。前方路口数过来的第二个桶边,一位老人低头翻找着,只找出个一次性奶茶杯子,擦了擦,放进身后的袋子里。

一双黑白色运动鞋,一条密不透风且不太合身的长裤,裤脚处褶皱堆叠着。他上身没穿衣服,肩上一根长长的木棍,身后那头挂着个硕大的袋子。

袋子看样子是自制的,普通编织袋被改造成有着大肚子、两个提手穿在棍子上的样子。

这会儿,他的袋子还是瘪瘪的。暗黄的灯光下,老人往垃圾桶里再掏了掏,才又走向下一个垃圾桶。

我停下来,回头想再看看他有无收获,又不想被他看见我在观察他,索性还是慢慢地走了。

路口,一位中年女子,戴着耳机,声嘶力竭、手舞足蹈地讲着电话,眼见非常懊恼自己劝诫的无效。

陆陆续续地有人,三三两两,拿着蒲扇,边摇动着,边朝着某个方向而去,或东或西。

小区旁,小河边,有人刷着手机熬着夜,有人喝着夜啤吃夜宵,网吧里战意四起、灯火通明。

打开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在山里露营看萤火虫,有人在海边数着星星,有人在空调屋看书聊林徽因……

恰此时,老妈跟我说,她跳舞认识的一家四口,每个月靠着两千多块的退休工资过活,每天晚上都要去地铁站歇凉。因为老房子,实在太热了。

我本来想,带着马扎在地铁站歇凉的老人们,多少应该是晚年衣食无忧的。不想背后也有这样的故事。

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样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