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一个养老院项目
读了一些有关老人心理的著作
有老年人讲自己的故事
也有作者是心理专家、老年护理员
想到正在老去的亲人
以及我们终将也会老去
一些感触,油然而生
话说,人老了以后……
1.特别渴望亲情,总想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
2.自尊心极强,怕被嫌弃、怕给孩子添麻烦
3.不服输,不甘心落后,往往显得固执己见
4.被生病困扰,恐惧死亡,容易自卑、抑郁
我们说,养儿防老
但事实上,大多数家庭都是空巢老人
不是儿女不孝顺
而是孩子们也要为生计奔波
如果家里条件好,养老院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农村,要么是老两口(终身伴侣)相依为命
老伴儿(老来伴)走后,就只能投靠儿女
插曲:听听罗文的《黄昏》
日落西山天际一片暮色沉沉
我俩就要走进黄昏
回首多少甜蜜几番哀愁起起落落
始终不悔与你共度此生
……
PS:所以,请一定要珍惜我们的另一半
和儿女们住在一起的老人
也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惹儿女不高兴
能干活就不停找活干,哪怕累得直不起腰
也老觉得自己是个累赘,腰杆子挺不直
孩子们的家,毕竟不是爸爸妈妈的家!
从小到大,我们一说回家,都无拘无束
因为,那是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的家
而当我们爸妈老去的时候
最爱他们的爸爸妈妈
多半就离开他们了
或者也都老了
那时候,儿女一个说话不小心
都很可能就伤害了老人的自尊心
我们也许会觉得老人矫情、小气
其实这恰恰正是因为老人的自卑
他们存在的价值、对儿女的贡献
需要被认可、被肯定
所以,我也有一种担心
怕爸妈以后到自己家,会拘束不自在
真怕我们当儿女的做得不好
让他们总想着回自己的老家
这是对老人的体谅
也是对自己的提醒
爸妈需要温馨的家
俗话说,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义
动物都知道爱护自己的爸爸妈妈
可怜我们人类,还要通过教育“感恩”
我们关心父母,就叫孝子、有孝心
父母为孩子付出,好像就是天经地义
如果力量有限,还有可能被儿女埋怨
就好像父母生来就欠我们的
其实生育我们、将我们拉扯大就足够了
而我们又曾几何时问过自己
为他们,我们又付出了多少
多少时候,父母生病、住院
我们别说给钱,他们会不会收
就算我们想陪他们看医生、照顾他们
他们甚至根本就不给机会,都没能让你知道
就怕我们担心、怕自己给儿女添麻烦
想起慈禧写给她妈妈的《祝母寿诗》
世间爹妈情最深,泪血融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多少历史教训告诫我们
别总要等到失去了亲人
才想起他们的好
才追悔莫及
老人也可能有不对的地方
如果能帮助他们改变,当然最好
如果不能,也不要再强求
我们或多或少也带有私心
宽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他们懂儿女难处
不奢望孩子回报
只恨自己没本事
怕给孩子添麻烦
可怜可怜父母心
不要让爸妈伤心
……